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13日

丹寨县:

“四链融合”解锁村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小玖 王正梅) 近年来,丹寨县创新组建“红先锋农机服务队”,采取村社建立“党建链”、建好“资源链”、建强“产业链”、建优“管理链”的抱团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解锁村集体经济增收密码。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2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分别超州级目标11%、8.4%,培育“双超村”5个。

建立“党建链”,解锁“组织引擎”密码。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用,根据产业规模、从业党员人数,因地制宜组建产业党总支、党支部或党小组,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形成“党建引领、支部牵头、组织搭台、群众参与”的联动发展体系,将全县村(社区)划分5片区,成立临时联合党支部1个,设立党小组35个,做到哪里有农机服务队,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有产业发展,哪里就有组织领航。引导95名党员农机手争当“红色工匠”,带动193名农机手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开展志愿服务600余次,让“党员红”与“农机蓝”交相辉映。

建好“资源链”,解锁“整合提质”密码。创新“核心带动、片区联动”模式,以合作社入股、群众带机入队当选成员,出租农机或参与作业等方式,将全县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机手集聚起来,以兴仁镇台辰村“红先锋农机服务队”为核心,形成“一机多用、全域调配”的指挥体系。以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为契机,打破“小散乱”土地格局。2024年,全县5个片区盘活闲置农机101台,配备农具232台,整合土地1.8万余亩,减少2300余人次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务农产生的交通费、误工费等支出46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23年增加1207.46万元,群众带机入股月增收3500元。

建强“产业链”,解锁“抱团发展”密码。将各村蓝莓、茶叶、中药材等产业捆绑,与县属国企、茅台生态农业、华阳茶叶等公司签订产销一体化合作协议,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创新“飞地经济”模式,采取“异地置业、协同发展”方式,将门面、项目资金异地置业到距离县城近、基础条件好、运输成本低的村开展实施,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以“硒锌”品牌为核心,培育台辰硒锌米、城江西瓜等品牌,让丹寨特色农产品实现从“提篮叫卖”到“品牌溢价”的华丽转身。截至目前,全县抱团发展“一主两辅”产业3.3万亩,群众租金收入1980万元,建档立卡户每年户均分红200元以上;异地置业项目涉及30个村,2024年全县农产品销售收入4.28亿元。

建优“管理链”,解锁“持续增收”密码。以农机服务为核心,将服务链条拓展至种子优选、农资供应、田间管理、仓储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形成“前端降本、中端增效、后端增值”的闭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跨区域作业版图拓展到都匀、凯里、榕江、雷山等周边县市,承接高标准农田建设、家庭农场、坝区产业、小型工程等项目,推出技术服务,提供“菜单式”托管套餐。与南开大学、省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田间课堂”培育复合型农机手,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实时对接农户需求,实现“订单精准派发、资源高效调度”。2024年,农机作业面积累计30.85万亩次,累计营收1490.76万元,净利润463.23万元;开展农机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253人,无人机开展水稻、中药材等病虫防治、施肥4万余亩,节约生产成本40万余元。

--> 2025-03-13 丹寨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88025.html 1 “四链融合”解锁村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