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莫昌怡 莫满霞)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从3月1日正式实施,为加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者行为,近日,丹寨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严打“鬼秤”行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丹寨县农贸市场,执法人员通过设立电子精密天平秤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向过往群众普及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器具的相关知识,讲解如何辨别“鬼秤”以及发现商家的缺斤少两如何举报等。同时,在现场讲解了让手机变“砝码”的步骤,给群众的手机都进行了称重,贴上克数作为复称的衡量标准,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刚才我拿自己的手机在执法人员那里称,有多少克就给手机贴上砝码,以后去买菜,担心斤数不足,可以先拿手机来试称,数据一样,秤就是对的。”市民周女士向笔者展示刚刚学来的生活小技巧。
农贸市场的米面粮油店、蔬菜水果店、肉铺等作为消费者日常高频消费场所,成为“鬼秤”问题的重点检查对象。执法人员对商户的计量工具进行了全面检查,使用专业标准砝码对计价秤进行校准测试,并对检验合格的计价秤现场粘贴合格标志和登记,严禁私自改装、作弊等问题,确保称重精准,杜绝短斤缺两现象,保障交易公平公正,让群众买得“秤”心如意。
“我家的电子秤,每年都按规定的时间去市监局检验,市监局工作人员每隔6个月也会来看一下秤标不标准。”商户陈兆祥说,做这些都是为了让老百姓买到放心的、重量足的、不作假的商品。
据了解,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检查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地摊和流动摊贩等单位260家次,检查电子计价秤300台,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27台,开展宣传3次,发放宣传单1000份。
“为严厉打击‘鬼秤’,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针对农贸市场、超市等在用计量器具定期进行全面大体检,在农贸市场、超市显著位置设置公平秤,向群众宣传手机变‘砝码’等方式,方便消费者复称。对存在缺斤少两、改装以及故意破坏准确度等计量作弊行为,将进行严厉查处,切实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秤’心如意、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唐永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