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光红 张安俊) 连日来,麻江县宣威镇的大棚蓝莓已陆续成熟,比往年提早了两个月上市,抢占了早春鲜果市场的先机,每公斤售价40—50元,是传统种植收益的3—5倍。
在宣威镇平定村大棚蓝莓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蓝莓。“每天的供应量50到100公斤,蓝莓果径大、口感香甜,糖度达到14到16,单果重8克到10克。订单已排到了4月份,都是当天采摘当天配送。”平定村蓝莓种植户张茂林向笔者介绍说。
据了解,通常国产地栽蓝莓上市期集中在每年的4—9月,进口蓝莓上市期在6—12月。依托现代化的种植技术,麻江县种植的蓝莓1—4月就可以成熟上市。
“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并在冬天利用人工增温,使得蓝莓采摘周期长达半年左右。” 张茂林介绍道。
在麻江蓝莓三江示范基地,60余亩蓝莓也即将成熟。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该基地采用“温室大棚+基质盆栽+水肥一体化”的高效栽培模式,通过精准控制水肥供给,环境调控系统实时调控大棚温度、湿度,为蓝莓创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蓝莓的口味和营养价值。该基地负责人毛绿化介绍说:“与传统的山地蓝莓种植相比,大棚蓝莓成熟期提前了40天到60天,产量更高,果径更大,品质也更为优良。”
通过科技的有力加持,大棚蓝莓亩产可达1000公斤,远超普通地栽模式的产量,并且单株产量也比地栽蓝莓提升3倍以上。
蓝莓作为麻江“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近年来,为抢占精品水果市场,麻江县在大棚种植、品种选育等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全县种植蓝莓8.76万亩,产量3.99万吨,产值8.05亿元,培育加工企业8家,带动3.6万群众人均增收1.2万元,助推乡村振兴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