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18日

黔东南州:

强化工业经济主引擎 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当前,我州正以“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推动再生资源、重晶石加工等优势产业延链强链。随着“桥头堡”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工业经济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全速前进。

我州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一季度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凯里市成功举行,共签约36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8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占比显著。这一成果标志着黔东南州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我州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将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强项目谋划与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不断培育工业经济的“增长极”。

过去一年,我州在产业发展上展现出强劲活力。“桥头堡”建设加速推进,炉碧和台江两个经开区实现“百亿级园区”的突破,再生资源循环材料产业成为首个百亿级产业。黔玻永太二期、海生玻璃一期1线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上,我州全力推动硅精深加工产业规上总产值实现翻番,酸汤企业实现亿元级突破。天能、其亚、麒臻三家企业总产值均突破4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50户,州长质量奖首次颁发,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9户。台江经开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炉碧经开区纳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对象,天柱、榕江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经开区。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州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对标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先行区”,形成19项制度创新成果。审批代办和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提升了“企业之家”服务能力,新招引项目代办服务覆盖率达100%。3家企业进入贵州制造业民营企业20强,民营企业获投省“4+2”基金比例持续上升。新设立经营主体4.81万户,总量达40.1万户,增长1.67%。全州经开区完成“五位一体”改革,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我州以清单式、项目化落实“桥头堡”建设要点,引进大湾区产业项目81个,到位资金43亿元。135个重大工程项目开工111个,完工11个,新增投资115.55亿元。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我州聚焦项目资金、用地等需求,建立重点工业项目长效服务机制,突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推动解决多个项目问题,实现多个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多个项目入库,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在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动态更新“一图三清单”,全年牵头组织主导产业发展专班开展招商引资,新引进产业项目435个,完成产业到位资金252.9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48.67%。新增21家全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8个。

2024年,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1家,贵州省酸汤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科创平台获批立项,实现高能级科创平台“零”的突破。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力度,建成州科创文创园、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黔东南分中心。榕江、雷山入选全国共同现代化试点县。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州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超10亿元,服务贸易进出口1000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151.67%。锦屏、岑巩、炉碧、三穗4个经开区纳入2024年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外贸提升区。

当前,我州众多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再生资源循环材料、重晶石加工、新能源装备、特色轻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酒类、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重点产业按下“快进键”,重大项目推进顺利,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和企业同向发力,全力跑好新春“第一棒”。

--> 2025-03-18 黔东南州: 1 1 黔东南日报 c288554.html 1 强化工业经济主引擎 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