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随着全国两会的圆满落幕,黔东南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正迎来新的发展热潮。两会精神如春风拂面,吹遍全州,激发了我州广大干部群众的无限热情与干劲。大家纷纷表态,将聚焦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从自然资源到文化旅游,从医疗卫生到乡村振兴,全州每一个角落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新画卷,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
在剑河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求鑫正忙着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思考如何将其融入到自然资源工作中。他说,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下步,将扎实推进自然资源工作,从空间布局上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时空维度统筹国土开发与保护,保障生态安全,推动全县绿色协调发展,构建人、自然和谐的宜居宜业环境。
在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教工综合支部书记麻勇恒正沉浸在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研究中。“黔东南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厚,这为文旅事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作为长期从事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说,将紧扣“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绿色发展”的核心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个人科研综合能力建设,为推进黔东南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做好相应的学理探究,将个人科研工作融入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
在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梦友正忙着规划镇远古城、西江景区、肇兴景区等旅游景点的未来发展。他说,在两会精神的激励下,公司提出了“资源+客源+服务”的全新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他们计划引入智能化旅游管理系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与周边省市的旅行社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出黔东南州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人领略到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
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艳正忙着策划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她说,将深挖民族文化业态,凸显“白天看文化,晚上看夜景”特色,升级“万家灯火、浪漫星辰”灯光秀,打造沉浸式文化展示,丰富游客游览体验。下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平台开展合作,计划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苗族文化的魅力,共同推广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品牌。
在榕江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玉乾正忙着推进智慧化医院建设。“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深感责任重大,我们通过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加强智慧化医院建设,让群众就医更加高效、便捷。”他说,在强化医院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三高共管,六病同防”慢性病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县域区域影像诊断中心,让县级医疗资源有效辐射至乡镇,提升乡村两级医疗服务能力。
在凯里市湾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蒋蕾正忙着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工作。她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下步,在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特殊人群服务等工作,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多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如社区文化节、广场舞比赛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锦屏县大同乡,乡长张琪华正忙着规划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他说,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立足本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和重大项目落地,科学谋划实施“一心四带”产业布局,推动“六千工程”突破提档,全力实现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榕江县塔石乡乔央村,党支部书记盘应海正忙着带领村民们发展林下经济。他说,将依托“乔央山味”品牌影响力,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深挖林下经济潜力,扩大竹笋、天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带领群众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