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23日

我州“花经济”铺就乡村振兴锦绣路

本报讯 (记者 吴路路) 仲春三月,我州迎来一场关于“美丽经济”的生动实践。各地以花为笔,在青山绿水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通过创新“花经济+”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价值转化的特色路径。

在天柱县白市镇辞兵洲,清水江畔的明珠,樱花绽放之时,似绯红云霞飘落人间,不仅唤醒了小岛的生机,更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趁着樱花盛开,我特意和朋友们赶来,这儿的景色简直如梦如幻,随手一拍都是大片,能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与美好。” 游客罗小月兴奋地分享道。

辞兵洲是一座被清水江环绕的美丽小岛,面积约 1000 平方米,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诸多文化遗址,自然风光更是迷人。每逢樱花盛开,这里便成了游客踏青赏花的热门打卡地。据天柱县白市镇镇长李军介绍,樱花开放期间,周末高峰期一天可达一两千人次,整个花期下来,旅游人数将近一万人次。与此同时,天柱县广袤的油菜花田,如金色浪涛在大地翻涌,绘就自然盛景,吸引游客沉浸其中。今年来,多品类花卉资源整合发力,让天柱县春季游客量飙升至 3.5 万人次,“花经济” 切实转化为产业升级与农民致富的 “助推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另一边,榕江县以 “村秀・秀未来” 民族服装秀为契机,搭建起自然与文化对话的桥梁。车江大坝的油菜花田变身创意舞台,村民身着承载侗族千年文化的精美服饰,在花田间演绎民族风情,将侗族非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场秀太震撼了,花田与民族服饰相互映衬,让我深切领略到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别样精彩。” 浙江游客金焕栋赞叹不已。这场独特的秀,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对乡村生活的礼赞,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感受乡村魅力与民族文化内涵,促进了文旅深度融合,让乡村文化借助现代创意传播更远,助力乡村从 “美丽风景” 迈向 “美丽经济”。

丹寨县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把 “赏花经济” 作为农文旅融合的突破口。走进丹寨县兴仁镇台辰村700亩的油菜种植基地,连片的油菜花田仿若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金色的花海与蓝天白云、乡野村居相得益彰,不少来自周边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站在这片花海中,感觉身心都被治愈了,花美,民俗活动更有趣,真不虚此行。”本地游客李兴梅开心地说。除了自然美景,苗族特色民俗活动在花海中展开,芦笙舞、苗歌对唱,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苗族风情,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丹寨县常年稳定的油菜种植面积,通过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多元价值,油菜花从单纯的农作物转变为 “致富花”。同时,丹寨县深挖农业资源潜力,创新推出赏花、茶园研学等特色业态,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让乡村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绯云樱雨到金色花海,从非遗展演到民俗互动,这场春日花事不仅绚烂了田野,更催生了乡村振兴的持久动能,绽放出超越季节的永恒魅力,使繁花盛开之处,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

--> 2025-03-23 1 1 黔东南日报 c288990.html 1 我州“花经济”铺就乡村振兴锦绣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