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25日

舅妈唱侗族大歌迎接总书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尧平

3月24日,黎平县肇兴侗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肇兴艺术团团长杨正莲比往日更加忙碌,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场表演中,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肇兴后,这座古老侗寨的人气愈发高涨,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追寻总书记的足迹,感受侗寨的独特魅力。

……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肇兴侗寨考察,这一消息如一缕春风,瞬间点燃了侗寨群众的热情,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之中。

寨门前,身着绚丽民族盛装的侗寨村民翘首以盼,眼中满是期待与喜悦。当总书记的身影出现时,他们用淳朴热情的迎客方式,唱响婉转悠扬的侗族大歌《布谷催春》。“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清澈悦耳的歌声,伴随着侗族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在侗寨上空久久回荡。这融融春日里的天籁之音,是侗寨人民献给总书记最诚挚的欢迎礼。

作为肇兴艺术团团长,杨正莲自然是当时的演唱者之一。

杨正莲是记者女儿的舅妈。当央视播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肇兴侗寨的新闻时,女儿兴奋地喊道:“快看,舅妈上电视了!”

记者专程采访了杨正莲,当问及见到总书记那一刻的感受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总书记走到我们身边,夸赞我们的民族服饰漂亮极了。他亲切地和每个人打招呼,那温暖的笑容,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据杨正莲介绍,当天演唱的《布谷催春》,寓意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既是对春天的热忱迎接,也在催促人们抓紧春耕生产。如今用这首歌迎接总书记,更被赋予了格外深刻的意义。

总书记离开侗寨时,杨正莲和村民们又满怀深情地唱起《侗歌声声唱给党》,倾诉着对总书记的爱戴与依依不舍。“美丽的侗寨哎,绿水青山好风光。鼓楼下把歌唱,千年的侗歌唱给党……迈进了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美好的生活幸福万年长……”歌声宛如天籁,承载着侗家人质朴诚挚的感恩之情,在古寨的上空悠悠萦绕。

肇兴侗寨,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居住着5200多位居民。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以侗族大歌、银饰制作、刺绣蜡染技艺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了悉心保护与传承,还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千百年来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延续。老人传授歌谣,年轻人放声歌唱,年幼的孩童认真学唱,传承的火种从未熄灭。如今,许多年轻人自发组成表演队,通过侗族大歌向游客展示侗族文化,让这颗民族文化的明珠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2008年,杨正莲从洪州镇嫁入肇兴侗寨。凭借突出的文艺特长,她成了侗族文化的宣传员。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成功转型成为导游,负责为游客讲解侗族文化,这让她有了更多与游客沟通交流的机会。之后,她加入肇兴侗族大歌队,凭借不懈努力,从队长一步步成长为团长。

“见到总书记,心里激动万分。总书记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喜爱,给了我们强大动力,也让我们更有底气把民族文化传承得更好、弘扬光大。”杨正莲的心声,正是侗乡人民的共同心声。

--> 2025-03-25 1 1 黔东南日报 c289168.html 1 舅妈唱侗族大歌迎接总书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