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陆琇) 春回大地,沉寂了一个冬日的茶园,渐渐抽芽吐绿,迎来了春茶采摘的黄金期。连日来,在锦屏县平秋镇石引村要甲山茶场,首批春茶已陆续进入采摘期,当地茶农们正抢抓有利天气,采摘今年的第一抹“绿”。
清晨,茶园被薄雾笼罩,漫山遍野的茶树形成片片“梯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茶树抽芽吐绿、生机盎然。茶农们背着茶篓,穿梭在茶垄间,指尖娴熟地采摘着“明前茶”。芽尖被茶农们轻轻摘下,个个手指灵动如飞,在翠绿的茶树间轻巧游走,不一会儿,茶篓里渐渐装满了春天的馈赠。
“目前,整个茶场面积已接近700亩,其中投产面积达 200亩。我们是从浙江引进来的龙井茶,这种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喝起来更加鲜醇爽口。”石引村要甲山茶场负责人吴化谭说,“采茶高峰期时,一天能有80多位工人在茶园忙碌。”
平秋镇地处锦屏县西北部,平均海拔 800 多米,这里空气清新、云雾缭绕,恰好处于种植高品质茶叶的黄金海拔区间,具备发展高山云雾茶叶产业的天然优势。经过多年的悉心培育与发展,吴化谭对今年的茶产业发展另有一番规划。
“今年,我们新扩建了一个900平方米的厂房,同时新增了两条炒茶自动化生产线。如今,每天能够加工 3000 斤干茶。后续,我们还计划将夏茶、秋茶的采摘利用起来,进一步挖掘茶叶的经济效益。”吴化谭满怀信心地说道。
茶场外,采茶工人们为赚取“采茶钱”忙得不亦乐乎;茶场内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炒茶机器也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浓郁醇厚的茶香弥漫在车间的每一处角落。
“这些茶青刚从茶山采摘下来时,水分含量高,摸起来质地偏硬。但经过摊青工序后,茶叶变得柔软,像棉花一样,此时就可以进行炒制了。现在,我们以200多度的高温对茶叶进行炒制。”石引村要甲山茶场技术指导员杨小江一边仔细查看茶叶的炒制情况,一边耐心讲解道。
杨小江介绍,自己从事茶叶相关工作已有多年。自从去年来到这里后,被当地优良的茶叶品质深深吸引,便毅然决定留下来,助力提升茶叶品质。
“高海拔地区产出的龙井茶,品质相对更优。这里的茶园管理也十分到位,目前我主要负责茶叶的加工、销售工作,并为茶园管理提供技术指导。”杨小江说道。
近年来,平秋镇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与宜人的气候优势,将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茶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有序流转闲置的荒坡地,精心规划种植茶树。与此同时,广泛吸纳周边村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据了解,平秋镇目前茶叶种植总面积已达2167亩,覆盖石引、桥问、高坝3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