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詹郡) 近年来,麻江县贤昌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从“学、练、干、带”四字入手锻造干部队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立足“学”字筑牢根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干部职工例会、“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教育等集中学习52次,累计参学3535人次。充分用好“学习强国”APP、微信、QQ等平台,实现417名党员、108名镇村干部32学时理论学习全覆盖。
聚焦“练”字增强本领。办好业余党校,开展农村党员培训4期覆盖310人;组织开展以讲代训、以学代训、以练代训的培训班35期,参学镇村干部86人次,办理实事312件次。用好同龢状元府景区、高枧村“四园”、贤昌村粤黔乡村振兴示范阵地,开展外宣工作、信息拟写、摄影技术、演讲报告等培训,培养写作能手16名、解说能手12名,撰写信息稿件235篇次,被各级媒体采用193篇次;服务各级研学团队35支2570余人次。
突出“干”字锤炼作风。创新无领导小组学习模式,激发参学干部的团队意识、组织意识、服务意识。在2024年的培养考核中,涌现优秀人员11人,镇团委被评为“全州五四红旗团委”。采取对年轻干部“要求严一点、学习多一点、工作压一点、节奏快一点”的方式,选任7名“90后”同志中层股级干部;提拔副科级同志1名、职级晋升3人;2人获县委县政府以上表彰表扬。
强化“带”字凝聚合力。党委带支部。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镇党委书记带领班子,逐村调研、研判,弄清村情实际,理清发展思路。2024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80万元1个、超50万元1个、达30万元2个。支部带党员。坚持“党支部+”的模式,在贤昌村党总支部带领下,探索“村投公司+、贵州抖农+”的模式,承接基础设施工程建设4个,带动就业180人次,人均务工增收5000元。党员带发展。在党员大户的带领下大力发展蓝莓产业,2024年交售蓝莓鲜果500吨,收入450万余元;发展酸汤辅料产业,种植生姜100亩、辣椒2000亩、红蒜800亩、锌硒米13800亩。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