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孝凯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锦屏文书(以下简称文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黔东南结合本州实际,制定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文书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基于对文书的有效保护和利用而制定实施,其中文书保护是实现文书有效利用的基础和前提,保护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因此,当前应在巩固文书保护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从强认知、晓价值、知实情、明对策等方面推进,努力做好文书利用这篇文章,发挥文书的当代价值,助力黔东南发展。
一、强认知:让人们对文书利用有更高的认识
不断宣传文书利用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从更高层面认识文书利用的重要性,由此形成广泛的共识,不仅是落实《条例》的需要,也是使文书发挥当代价值的必然选择。当然,实现文书的有效利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也是黔东南当前和今后应该努力做好规划的一个重要事项。很显然,文书是一种历史文献资料,它以历史文献资料的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是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体现,因此做好文书保护首先要将它作为历史文献资料加以保存,这是实现文书有效利用的基础和前提。但工作也不能止于如何保存好文书这一基础性层面,还要引起人们重视文书其他方面的价值,所以应该在保存、保护好文书的前提下,对文书的内容及其内含于文书中的精神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出文书的当代价值,这对于黔东南来说是一项富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也是《条例》制定和实施的又一重要目的。要让人们认识到文书应该能够成为黔东南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文书利用的过程中,十分珍贵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它能够改变人们对黔东南的认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多彩贵州之所以多彩,不仅在于自然色彩的多样性,还包含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资源的丰富性,文书就是贵州黔东南文化绚丽多姿的具体体现。总之,要站在能够用文书服务黔东南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特色发展、滋养人们心灵等方面的高度对其进行宣传和推进产业化发展,将文书有效利用作为开展文书保护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们能够从更高的层面认识文书利用的重要性,尤其是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观念应首先得到改变,最终使其成为普遍性认识,为做好文书利用这篇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晓价值:让人们对文书的具体价值有更全的认识
文书属于历史文献资料,是可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历史文献资料既不会主动向人们诉说它的过往,也不可能主动服务于当下人们的发展,这需要人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因此应在有关人员研究文书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其中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基本的分类,尽可能全面挖掘文书的当代价值,深入认识文书的各种具体价值。归纳起来,当前文书至少具有历史文献资料保存与研究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因此要利用好文书,从而对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历史文献资料保存与研究价值。文书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产生于黔东南自治州境内清水江流域地区的文化遗存,是地方文化资源,它反映了黔东南这段历史和特定区域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样态,也反映出这段历史和特定区域人们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对黔东南这段历史和特定区域人们活动的真实记录,藏着黔东南林业史背后的民间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保存与研究价值,是生成其他价值的源泉,对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黔东南清水江流域文化的多姿多彩、历史底蕴深厚、独特魅力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教育价值。在众多的文书中,有的体现了历史上人们遵循契约精神,因此堪称东方契约精神,是对历史上人们在生产生活、交往过程中讲信用、讲诚信等事实的记录,这对我们今天开展诚信教育来说就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反映出文书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可将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章节之中,有助于传承好中华民族契约精神与诚信文化的血脉,促进大学生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的文书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体现了某些家族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将有关内容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之中,这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的文书反映了人们对砍伐与造林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历史上人们在砍伐与造林之间能够保持动态平衡的具体举动,是人们对自然应适度索取,要保持生态平衡、保持对自然敬畏这样一种生存智慧的体现,堪称世界生态典范,这与我们党和国家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应加大对文书有关于此方面内容的挖掘整理,可将其融入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有关章节之中,发挥其生态文明教育价值。
三是经济价值。文书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产生于黔东南自治州境内清水江流域地区的文化遗存,是具有地方特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黔东南除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之外,又一张可宣传和打造的文化名片。在当前及未来的发展中可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的有关文化工程进行规划,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利用好文书这一具有历史韵味、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尤其在发展黔东南旅游业的过程中要重视将文书融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之中,促进文旅相融合。总之,通过研究挖掘“文书故事”、利用文书讲好黔东南历史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享受贵州黔东南自然之多彩,感受贵州黔东南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体验贵州黔东南文化的绚丽多姿,促进人们对贵州黔东南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生活。
三、知实情:让人们对当前文书利用情况有更细的认识
《条例》至今已实施五年多,为了解该《条例》实施的基本情况,本人于2024年4月参与了课题组的实地调查、座谈访谈,从实地调查、座谈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信息来看,自《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确实做到了履行职责,在文书保护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文书保护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文书征集整理和文书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州内各县档案馆和凯里学院积极推动文书征集整理,经过艰苦而持续的努力,截至2023年底,已征集并整理进馆保藏的文书已有22万余份,其中绝大部分已完成编目、裱糊,使文书得到了很好保护,已基本形成文书的政府保护体系,同时也带动了全州民间文书持有者的家庭式保护的积极性,州内文书保护地各县档案馆积极推动文书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数字化信息手段对现有文书进行信息转化,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数字化保存21万余份,凯里学院文书数据库已录入5万余条。事实证明,巨大存量的文书俨然已成为黔东南州极为重要的历史记忆遗产和文化财富。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已基本上达到了实施《条例》的阶段性目标,达到了立法的基本目的之一,也为文书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文书是历史文献资料,是可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目前文书利用普遍存在不足,还未能打开文书利用的工作局面,文书的研究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都还难以实现。因此,要把工作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实现文书的有效利用这方面来,尤其是各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及文书保存单位,要基于自身职责积极推进文书的有效利用,为文书利用提供便利条件、创造条件。当前要直面文书利用存在的困局和难题,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目前文书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基本情况,了解到在实现文书利用上与《条例》制定和实施的预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形成对文书利用的广泛共识和推进文书有效利用的紧迫感,在文书利用上多下功夫,形成巨大工作合力。
四、明对策:让人们对如何实现文书有效利用有更准的认识
实现文书的有效利用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文书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入推进,当然在工作实践中还要明对策,就目前工作开展情况而言,应明确以下基本对策,让人们对如何实现文书的有效利用有更准的认识。
(一)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
文书的有效利用需要建立和完善组织保障机制,这是开展文书利用的关键。可以在文书保护的组织保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书利用的组织保障机制,确保有相应组织、领导干部作为文书利用的牵头单位、负责人推进工作开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常态化运行机制,确保文书利用。另一方面,通过明确各级有关单位、部门在文书利用方面的基本工作职责,要求在各级有关单位、部门内建立文书利用的工作组织和明确领导干部,负责本单位、本部门与有关单位、部门的联动和协调,并负责组织本单位开展文书利用的有关工作。总之,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级单位、各部门的组织保障机制,以及各上下级单位之间、各同级单位及部门之间的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保障文书的有效利用。尤其是在支持和鼓励文书利用于商业活动、推进文旅融合方面,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文书利用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鼓励利用文书的制度和宽容机制,建立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文书利用的制度,支持人们大胆尝试,进行文旅项目设计、文旅产品开发。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书利用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实现文书的历史文献资料保存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都需要有专门的人才。一是在如何实现文书的历史资料保存价值方面,这需要档案馆重视文书征集、整理、裱糊、编目、数字化处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在实现文书的教育价值方面,需要有对文书内容中具有哪方面的教育价值进行整理归纳,发掘文书各方面的教育价值,并且将其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研学相结合起来。三是在实现文书的经济价值方面,需要一批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具有商业思维、富有创意的专业人才。总之,文书的有效利用,除了建立和完善组织保障工作机制,配齐专门的管理干部队伍之外,也离不开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要不断加强有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研究及研究成果保护
文书研究离不开专业人才和有关单位的组织,文书的有效利用也需要研究人员参与和有关单位的组织。从文书研究与文书利用的关系来看,文书研究是文书有效利用的基础,要实现文书的价值,必然要加强对文书本身进行研究,有关研究人员在文书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文书的利用研究。为此,一方面要在做好文书保护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有关研究人员加强对文书本身进行研究,基于文书的内容展开多领域多学科的文书课题研究,丰富文书研究内容,为发掘出文书的更多当代价值奠定研究成果基础;另一方面,要在文书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如何有效利用文书进行研究,聚焦于文化与旅游的有效融合、“文旅+”的有效延伸,推出更多文旅产业项目,助力黔东南州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可以通过搭建科研平台设置项目研究,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到黔东南这块契约文化热土开展研究,助推资源整合,并加大对有关研究人员或组织研究开发出的文化创意产品等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充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工作监督与执法检查
工作监督与执法检查是实现文书有效利用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工作环节,加强工作监督与执法检查既有助于文书利用的各项工作推进和有效落实,也有助于确保各行为主体在文书利用过程中活动的规范化和正常化,是实现文书有效利用的基本形式。因此,文书的有效利用与文书的保存一样,都要加强有关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可成立由法律监督部门或行政部门牵头组成工作监督或执法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有关文书利用的单位、组织、个人等行为的规范有序合法,确保文书得以有效利用,助力黔东南发展,造福黔东南州各族人民。
文书是深藏于贵州黔东南的文化瑰宝,它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保护、利用,当前要在进一步做好文书征集、整理、修复、编目等各项保存工作的基础上,围绕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发展需要,聚焦于服务区域教育事业、支撑文旅产业等民生工程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到如何利用好文书之上,讲好“文书故事”、做好“文书名片”,发挥出文书的当代价值。当然,要利用好文书,这既需要有一批对文书有情怀、能吃苦、有专业素养、有责任心、有担当、做实事的有关人员,更要有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有关单位的密切协作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为此,我们应在总结《条例》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的同时,加大对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探讨的力度,针对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完善《条例》和配套措施,让黔东南州这朵文化之花盛开,以更优雅之姿展现于世人面前。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