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千红 李丰杰) 春意渐浓,万物生长。眼下正是羊肚菌采收季,在雷山县各个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在忙碌的采摘中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近日,笔者走进雷山县雷农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只见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谷间,棚内一片盎然生机,一朵朵棕褐色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菌农们正小心翼翼地穿梭于菌垄间,动作娴熟地采摘下一朵朵鲜嫩肥厚的羊肚菌。
“我们是上周开始采摘羊肚菌的,一天能采150公斤左右,现在采有1000公斤,估计采到4月份,总产预计3000公斤。”雷山县雷农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李毅成介绍。
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2024年,雷山县雷农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租赁郎德镇南猛村合作社10亩大棚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通过11月播种,三四月份采收的“冬种春收”模式,不仅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还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南猛村村民杨仕珍告诉笔者,“收入还是可以的,去年我干了一年得了1.7万多元。”
在该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采摘回来的羊肚菌进行分拣、装盘、烘干。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该企业积极打通了电商直播、生鲜冷链等销售渠道。基地采收的羊肚菌在进行分拣后,一部分通过冷链运输发往周边市场,另一部分则进入烘干车间被制成干货,销往全国各地。
“线下的话我们就在黔东南地区销售,线上我们有自己的直播间、抖音、公众号,我们通过这些方式来销售。”雷农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杨世龙介绍。
近年来,雷山县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来抓,依托资源优势,推动“茶麻菇稻”产业化发展,擦亮“苗侗山珍”品牌,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之路。据统计,2025年,雷山县羊肚菌预计产量达21.125吨,产值将在338万元以上。羊肚菌种植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可持续的致富之路,为全县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