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28日

凯里市:

浇灌“金融活水” 工业之花盛开

本报讯 (记者 王道东 通讯员 吴昌连 罗敏村) 如何引入“金融活水”,浇灌工业之园?今年以来,凯里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政府部门联合全市金融机构,为企业出策略、搭平台,破壁垒,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引“金融活水”,助力小微企业焕发大生机。

贵州省凯里化冶总厂是凯里市2万多家小微企业中的一员,成立于1993年,30多年来,企业深耕有色金属矿产品、机械制造、工业用电极板生产等业务,产品畅销国内外,年营业收入达5600余万元,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与产品质量基础,但受困于企业性质归属问题,企业融资的路子被“堵”多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凯里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班(简称小微企业专班)在排查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的信息后,根据企业意愿和实际情况,将其列入小微企业融资推荐清单,并推送给银行对接。

“收到协调机制专班推介信息后,我们银行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对接。我们发现企业在以往的融资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问题,企业内部意见较难统一,融资落不了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深入企业进行金融服务宣讲,现场解答相关政策、产品和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打消大家各方面的顾虑。”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凯里大十字支行工作人员介绍,最终,银行根据企业综合条件与需求,给予企业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

企业获得的这笔授信源于省里“中小企业信贷通”政策的落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分担”的方式,支持“专精特新”、特色轻工业等优质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政策红利真正变成对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搭台、专班牵线,银行上门服务并开辟授信“绿色通道”,使得困扰企业多年的融资路,一路“绿灯”畅行。3月初,银行就把这笔1000万元的贷款正式发放给贵州省凯里化冶总厂,这也是这家企业30年来获得的第一笔融资。“金融活水”的浇灌,也让30年老企重新“抽新芽”,工人们干劲满满。

“我们准备把资金用在采购原材料上。作为‘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保障原料供给,我们交付产品的能力就能提升上来,这样我们去接大单的底气就更足了,今年产值有望突破8000万元,争取产值破亿元,比2024年至少能提高40%以上。”贵州省凯里化冶总厂副厂长韦有福激动地表示,今后企业在做大做强上信心十足。

据了解,为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促进信贷资金直达企业,自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后,各地积极行动。去年12月,凯里市发改局、黔东南金融监管分局牵头建立凯里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并成立专班进行工作调度。专班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牵着银行和企业,为银企精准对接搭建了桥梁。自成立以来,专班协调部门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办理效率,进一步激发基层机构敢贷、愿贷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专班先后牵头组织人员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开展摸排走访,回应企业诉求,截至目前,共走访全市1198家企业,收集整理问题339个,助力908家企业获得融资约15.64亿元,真正让一泓“金融活水”灌溉出“满园春色”。

--> 2025-03-28 凯里市: 1 1 黔东南日报 c289561.html 1 浇灌“金融活水” 工业之花盛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