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31日

雷山县水寨村:

“五联模式”助推稻鱼产业提质增效

本报讯 (记者 王晓梅 通讯员 杨森) 近年来,雷山县方祥乡水寨村立足山水资源禀赋优势,创新实施“党社联建、产业连片、基地联户、股份连薪、责任连体”“五联”发展模式,系统推进稻鱼综合种养全产业链建设,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户增收。

党社联建强引领。村党支部通过“政策直通车”机制,累计争取产业扶持资金110万元支持稻鱼产业全链条发展。合作社与省州县科技特派员协作推广雷公山稻鱼复合共生技术,实现亩均综合产值超万元。针对销售瓶颈,成立党员助销专班,依托“姑妈篮球赛”流量和县域“土货一条街”展销平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高山冷水鱼等产品,助力集体经济增收破局。

产业连片提质效。流转集中连片农田建成100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配套防渗防漏工程和水循环系统,按照“五化四有”标准激活产业要素。精心规划垂钓竞技区、农耕体验区等特色功能板块,构建涵盖稻米加工、生态渔产、农耕研学、特色餐饮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稻渔产业链向农文旅领域延伸拓展,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三收”,带动集体经济年增收20.4万元。

基地联户促增收。推行“示范基地+农户”联产模式,带动农户参与“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市场拓展方面,整合商超、企业等资源,建立稳定销售渠道,实行品牌化、标准化运营,打造“田间到餐桌”全链条流通体系。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带动发展高山冷水鱼5157亩,实现年均产量30.8万斤、产值616.52万元,户均年增收0.6万元。

股份连薪增动能。同步建立党员全产业链参与机制,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示范岗”,构建“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技能补贴”薪金体系,带动4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形成“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效益分红获股金”三重增收格局,有效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潜能,释放产业振兴新动能。

责任连体保长效。通过构建“村党组织统筹引领+合作社产业化运营+农户标准化生产”协同责任体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共同体。村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重点破解土地流转、基础设施配套等产业发展瓶颈。农户作为产业发展主体,严格执行生产标准与技术规范,落实稻鱼综合种养任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量稳定,完善质量追溯体系,推动优质优价。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5-03-31 “五联模式”助推稻鱼产业提质增效 1 1 黔东南日报 c289804.html 1 雷山县水寨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