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第八中学 唐小荣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群体,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增进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艺术教育的变革。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当前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的发展状况,对音乐特长生的教学方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地开展实践研究,解决实际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难题,提出更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
一、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贵州省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高校录取方式的变化,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声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文化课成绩的好坏是高考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普通高中声乐教学又是一门涵盖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音乐学科,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等原因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经常出现一些偏差。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唱法,缺乏对音乐的领悟和共鸣,难以真正深入体验音乐。
另外,在普通高中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被忽视,教师需要根据每名学生的演唱特点来为其因材施教。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还可能对学生的嗓音造成损害。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的声乐教学。
二、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方法的优化应用
(一)重视启发教学
声乐是以人体本身作为乐器的音乐形式,演奏者既是乐器,也是人体本身。在声乐训练中,由于我们看不见乐器本身形状特征,所以,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健康保护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和音乐表现需求,制定了量体裁衣的训练计划。通过示范、讲解启发学生学习,这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咬字吐字、共鸣运用等。通过科学的训练,在保证嗓音健康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声乐技巧和表现力。在实际的声乐教学工作中,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声音的准确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不断练习巩固,形成肌肉记忆的特点,逐渐正确掌握发声方法与技能的全过程。
(二)重视基础训练
高中阶段是我国声乐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学习声乐的初始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声乐教学计划。教师可通过参加多次专业培训、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观摩优秀教学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配备专业的教学设备、提供教学资源和平台等。在声乐教学训练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下面我们讲解声乐基本功的基础训练方法与技巧。
1.歌唱的呼吸:呼吸是声乐演唱的源泉,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稳定而持久的气息支持。在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口腔和鼻腔处在半打哈欠的状态,通过闻花香式的吸气方式,深呼吸使横膈膜下降,扩大胸腔容积,从而吸入更多的空气。值得注意的是:在呼气时,要保持腰部腹肌的支撑力,使气息均匀、缓慢地呼出。
2.歌唱的发声训练:发声训练是声乐基本功的核心内容。在训练中,首先要确保学生的喉部放松,避免过度用力或挤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练习简单的元音发声,如“a”“e”“i”“o”“u”等,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同时,要注意声音的共鸣,使学生学会利用口腔、头腔、胸腔等共鸣腔体,结合气息的正确运用,才能使得声音更加圆润、饱满。
3.歌唱的咬字吐字:咬字吐字是声乐演唱中传递歌词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训练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清晰、准确地咬字吐字,注意声母、韵母的发音,口腔下巴自然松弛以及声调的变化。此外,还可以通过朗读诗歌、散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咬字吐字能力。通过以上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声乐基本功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歌唱的声音共鸣腔体:声音的共鸣系统包括胸部到头部一系列复杂的空间,我们称之为存放声音的箱子。人体共鸣腔体从下到上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口腔包括:“咽喉、咽腔、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基于此,有专家指出:声音的三大共鸣腔体被称为“支点”,也被称为声音的结合点或平衡点。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演唱的状态,利用身体结构合理歌唱。
5.教学的循序渐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于受到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声乐教学没有很好注意学习的循序渐进,出现大批量的拔苗助长教学。在这种上课情况下,学生很容易造成嗓音质量下降和生理发声结构遭到破坏。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我们要将歌唱难易点巧妙结合,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而是要让学生学习简单技巧,巩固和运用简单技巧,再到稍微难的歌唱技巧合理过渡,并巩固高难点的歌唱技巧,循序渐进,从而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歌唱的方法。
三、结束语
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已不仅仅局限于技能的传授,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进完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成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显著提高,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做出贡献。
四、参考文献
[1] 陆晓涛.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方法分析.(J).新课程.2024(07)
[2] 张丽宁.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训练的基本办法探究.(J).知识文库.2021(13)
[3] 胡沈颖.高考新政策背景下音乐类特长生的现状和培养策略——以湖州市普通高中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17(10)
[4] 刁永利.高中声乐特长生教学实践与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第08期
[5] 张劲草.“声门适度感”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