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31日

东西部协作助力黎平县教育优质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梅家斌 陈世婕) 2024年,在东西部协作的春风下,佛山市禅城区与黎平再度携手,投入真金白银支持黎平县6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学校完善教学设施,为易地搬迁学生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新平台,推动素质教育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发展。

在位于龙形街道的黎平城关八小课后服务教室里,在音乐老师的授课下,40余名学生轻触电子琴键盘,一曲《小星星》的优美旋律从指尖流淌而出。得益于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采购的40台电子琴,这所易地搬迁学校建成了全县首个标准化电子琴教室。

学校将电子琴教学纳入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由专业教师开展乐理知识、演奏技巧培训。过去因缺少设备制约了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的开设。而如今电子琴课的开设,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乐器,更在协作排练中增强了自信。

十一小教务主任张翊说:“对学生的帮助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书法功底提高了,那么在学习上的兴趣肯定来了,同时能够把我们学校的书法社团打造出来,这也是十一小的一个亮点。”

为了增加课后服务多样性,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下,该校还采购了军号、军鼓等乐器,组建学校自己的军乐团。教室里,学生们将军鼓整齐斜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练习队列演奏。虽然刚开始学习,但是学生们手中的鼓槌却始终精准落在节拍点上。军乐演奏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

据了解,2024年,东西部协作投入100万元用于黎平城关四幼、城关六幼、城关七幼、城关八小、城关十一小、城关七小6所易搬安置区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购置,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办公设备、课后服务电子琴、广播设备、书法桌、军乐器、运动器材等。一系列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特色课后服务,易地搬迁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弥补了城乡美育差距,还让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黎平县教育局副乡级督学钟声普说:“2024年通过申报东西部协作项目,有效解决了黎平城关八小、十一小等6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欠缺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满足了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让易地扶贫搬迁的子女们,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持续巩固教育脱贫攻坚的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 2025-03-31 1 1 黔东南日报 c289826.html 1 东西部协作助力黎平县教育优质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