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1日

“游烟”治理需打“持久战”

○ 江德斌

近日,上海对边走边抽烟的“游烟族”出手了。2025年3月中旬起,上海率先在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龙天地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推进室外“游烟”治理,形成示范效应。这一举措实施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建议“全国推广”。(3月30日澎湃新闻)

从报道看,上海市主要通过在网红地标开展志愿者劝导、增设禁烟标识提示、撤除商户外摆烟灰缸、常态化宣传教育等方式,倡导“室外不随处吸烟”的文明行为,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智慧。毕竟,相比室内控烟,治理“游烟”的难度更大,主要是“游烟”的范围不固定,户外抽烟者的行为不可测,缺乏强制性制约手段,所以采取审慎而克制的柔性化劝阻方式,既不罚款,也不强怼,主打一个“劝你善良”。

这种柔性策略避免了“一刀切”引发的对立情绪,缓解了可能诱发的冲突矛盾,但市民的质疑声亦存,没有罚款等强制手段配合,仅靠“劝善”能否长效?事实上,有市民反映,部分区域“该抽还是抽”,志愿者难以全天候覆盖,无法做到完全管理。而且,部分抽烟者会主动躲避志愿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亦使得劝阻的效果减弱。

显然,治理“游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打“持久战”。并且,要在文明劝阻的基础上,完善户外控烟制度建设,加快落实户外控烟法规,对违规者依法实施处罚、行拘等强制约束措施,让抽烟者认识到“游烟”的违法代价,以产生“敬畏心”,主动遵守控烟法规,做到不合规不抽烟。毕竟,健康的公共环境,不能仅依赖烟民的“善良”,更需制度和法治控烟来托底。

上海治理“游烟”试点如果取得成功,将成为全国控烟的新范式,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响应大众的呼声,加入治理“游烟”的行列中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借鉴经验,让更多的人告别“游烟”危害。

--> 2025-04-01 1 1 黔东南日报 c289973.html 1 “游烟”治理需打“持久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