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1日

锦屏县平略镇:

探索镇村联建“四变密码” 解锁乡村振兴“共富方程”

○ 通讯员 罗朝杨 杨正蕊

近年来,锦屏县平略镇通过盈辉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盈辉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探索镇村联建“四变密码”,解锁乡村振兴“共富方程”,形成了多产业协同、多主体共赢的发展格局。

盘活资产,闲置资源“变”增收活水,产业发展焕新机。平略镇闲置的老政府办公楼曾因发展无门一度“沉睡”,如今搭乘乡村振兴发展快车,解开了联合社发展的“财富密码”。联合社将老政府办公楼全面翻新建成仓储加工基地并新建厂房1栋,引进烘干、冷藏、蒸汽锅炉等加工设备26台。八洋村以村集体入股联合社方式将1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土地用于建设联合社新厂房,建成集种苗繁育、加工烘烤、冷藏冷储、分级分拣、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微型车间并投入使用。2024年以来,联合社共获得上级项目支持19个,累计投入项目发展资金400余万元。

优化保障,模块管理“变”订单服务,协同合作筑根基。联合社围绕“为各村提供全环节生产托管服务”目标,探索建立“订单式服务”机制,通过为种粮大户和村级合作社提供病虫害防治、机械化耕种、技术培训、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等一站式服务,构建出政府主导、联合社主体、部门配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从种到收”全方位需求。2024年,联合社和7个行政村签订服务合同,完成秋冬种油菜育苗15亩、金丝皇菊回收7.7万余斤、钩藤回收1.6万斤等订单服务,累计组织各类劳务用工300余人,支付劳务工资达112万余元。

产业共育,单一主体“变”产业联盟,多元拓展促升级。联合社探索推行“党支部+联合社+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农户”发展模式,整合村级合作社资源,统一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精深加工、品牌销售,有效解决村级合作社不同程度存在的散小弱、人才不足、资金不够、运营不正常、信息不畅通等问题。2024年,联合社组织各村级合作社和社员种植金丝皇菊180亩,钩藤育苗20亩,钩藤种植800余亩,实现全镇钩藤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联合发展,产销脱节“变”循环畅通,精准对接拓市场。联合社通过线上销售、线下经销、订单购销等方式,与佛山市惠森农业科技公司、贵州君创优品电子商务公司、黔东南商会、贵阳商会、黔东南州自媒体行业协会、锦屏县杉乡文旅公司等企业和单位签订经销购销协议,为农特产品提供稳定销售市场。同时,成功申请办理食品安全许可证,并创立直播间为线上推广和销售搭建了平台。截至2024年底,联合社总资产已达987.82万元,总收入425.2万元,纯利润113.04万元。

2024年,联合社以“效益分红+绩效奖励+滚动发展资金留存”的利益联结模式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27.58万元。下一步,平略镇将进一步深化镇联合社和村合作社联建,探索更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进而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联合社增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 2025-04-01 锦屏县平略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89993.html 1 探索镇村联建“四变密码” 解锁乡村振兴“共富方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