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春春 童宇) 近年来,天柱县高酿镇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深入挖掘本土人才资源,通过打好“基础牌”“优势牌”“乡情牌”等举措,引导人才参与家乡建设,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打好“基础牌”,建强人才队伍。组织镇(村)干部积极采集在外人才相关信息,通过入户走访和电话了解外出乡土人才动向,将45岁以下的返乡创业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土专家”“田秀才”等优秀人才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跟踪管理、动态更新。各村(社区)党支部每年从优秀人才中择优吸收入党,对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重点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向村“两委”班子、村后备力量等岗位流动,扩大村组干部“蓄水池”。目前,登记入库乡土人才65名,其中11名发展成党员,22名进入村“两委”班子或村后备力量队伍。
打好“优势牌”,赋能产业发展。建立镇党委班子联系服务乡土人才制度,采取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片的模式,每名班子成员定点联系5名乡土人才,每月跟踪一次民生事项、项目进度,每年开展一次乡土人才座谈会。依托“姑妈节”“丰收节”“甜粑节”“滚山坡节”等载体,搭建人才与人才之间、人才与村(社区)之间常态化交流沟通平台。发挥乡土人才的资源和人脉优势,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抓手,采用“支部+合作社+人才”模式,积极对接产业项目资金,助力产业发展。目前,已吸引12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建成金秋梨种植、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合作社6家,乡村旅游发展公司2家,大米加工厂3家。
打好“乡情牌”,助力基层治理。引导和鼓励乡土人才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风雨长廊等平台为载体,创设文化传习所,邀请乡土人才进行授课,通过讲好身边榜样故事,助力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积极号召资历深、有文化、有威望的乡土人才主动参与滥办酒席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村级事务,在群众中宣传国家政策、弘扬新风,持续推动农村治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乡土人才参与治理滥办酒席5场次,调解矛盾纠纷23起,成功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