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义环 吴鹏程 通讯员 陶国华) 近日,台江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一项目将苗族传统酸汤与现代生物科技深度融合、让非遗技艺与产业振兴发生化学反应,从深山苗寨走向产业蓝海,这碗承载着苗乡智慧的酸汤,正在成为撬动县域经济升级的新支点。
记者走进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现在是在挑选辣椒,把质量不合格的挑选出来,一天的话大概要挑选1500公斤左右。”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工人杨琼说到。记者看到,现场各条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早运来的优质辣椒、西红柿等原材料经过挑选、清洗、破碎,然后等待“时间洗礼”,最终转化为畅销市场的酸汤产品。
台江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由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联合发起设立,2024年6月正式落地台江县。苗苗酸食品在传承千年苗乡台江“非遗”酸汤技艺基础上,与农科院加工所进行多项专利成果转化,对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化拟合,搭建现代化生产线进行标准化生产,一期产线总投资2000万元,引入了全自动的发酵罐和无菌灌装设备,整体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体产能1年1.2万吨。
“技术上,我们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深度合作,采用菌群驯化的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技术,采集了大概20多家的非遗传承人家中的酸汤,并且筛选分析和提取酸汤当中的发酵的微生物,确定了究竟是哪些微生物在发酵过程当中起到了核心关键的作用,最终提取一些在发酵当中效果最大,风味最明显的菌种单独培养,后期在生产当中以现代化工艺的方式投入到发酵流程中。”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汶鑫介绍到。
该公司基于菌群发酵技术,依托现代化生产线,让酸汤实现可控发酵,实时监测酸汤发酵的环境以及发酵过程中的酸度、辣度,还有各项理化指标,并且能达到酸度和风味的可调性,实现酸汤产品的零添加、快节奏标准化量产。
“我们目前有6个22吨的发酵罐,发酵周期7天酸汤就成熟了,生产全流程都是现实了无菌化。”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后段生产班长宋家海说。
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酸汤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型食品企业,以村BA发源地台江县作为起点,立足贵州特色优势农产品资源,着力发展“酸汤+N”产业,同时借助锅圈在全国的冷链物流中心和社区门店网络,将酸汤这一特色美食推向全国,促进台江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通过苗苗食品,锅圈也正在努力把“贵州酸汤”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美食标签。
“贵州这种酸味,在海外有非常大的市场。我们厂的建设,从规划到建成到投产,都是按全国一流的标准,我非常有信心百亿酸汤项目能为黔东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