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秀巧) 时下,正值春耕“黄金期”,走进榕江县一禾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百亩西蓝花映入眼帘,一颗颗翠绿的西蓝花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田间地头,工人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正忙着拉水管、除草、松土……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耕作景象。
“我就住在附近的卧龙社区,从去年开始就在坝区这边的蔬菜基地干活,种西蓝花、松花菜。一天有120元,够日常开销,每天有收入还可以照看小孩,就业顾家两不误!”卧龙社区的吴姐乐呵呵地说道,像她这样从附近的移民社区来一禾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西蓝花的群众还有几十名。
常年温润多雨、日照充足的气候特征,使得榕江成为西蓝花种植的天然温床,在“村超”爆红带动榕江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后,这片土地的区位价值与投资热度更是持续攀升。原本在外务工的杨长江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毅然返乡开启创业征程,期间他辗转云南等地系统研修西蓝花现代种植技术,从种植、包装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2024年8月,榕江县一禾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后,发展稳健,订单源源不断,产品畅销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城市。每到种植和采摘的旺季,都会吸纳周边大批移民群众到种植基地就业。据统计,公司已累计带动6000人次实现就业增收,单日最高带动100余名易地搬迁群众就业。
站在希望的田野上,望着那一片片翠绿的西蓝花田,杨长江满怀憧憬地说:“现在,公司发展得越来越稳,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下一步,我们计划再扩大种植面积,预计达到一千余亩。这样一来,又能带动更多群众就业,让大家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西蓝花,不仅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致富花”,更是承载着民生福祉的“民生花”。
在车江大坝上,像一禾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样的农业企业还有30余家,这里不仅是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更是带动群众就业的“致富引擎”。西蓝花、油菜、百香果、罗汉果、水稻、玉米、雪里蕻、螺丝椒等特色农产品在这里获得“新生”。如今,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书写着新篇章,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农业,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蔬菜种植基地的绿色发展之路,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振兴红利,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力。
接下来,车民街道将持续聚焦“双向服务”,通过定期走访、宣传创业惠民政策、用工对接等措施,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打造家门口的“共富工坊”。同时,就近深挖就业岗位,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