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8日

警惕一些网红“生活小窍门”

○ 苑广阔

近年来,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所谓的“生活小窍门”,从清洁妙招到美容偏方,五花八门,吸引了不少网友跟风尝试。然而,其中许多方法不仅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就像近日流行的用阿莫西林洗头、清洁洗衣机的“偏方”,就引发了专家对滥用抗生素的担忧。类似这样的“伪科学”小窍门,往往披着“低成本、高效果”的外衣,实则无用且有害,公众应提高警惕,避免盲目跟风。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处方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网络上却有人将其包装成“去屑神器”或“洗衣机清洁剂”。这种用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速细菌耐药性,甚至引发过敏反应。 抗生素滥用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警告,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使现有药物失效。然而,一些网友却轻信社交平台的“经验帖”,在没有医学指导的情况下随意使用药物,这种行为无异于拿健康开玩笑。

类似的无用甚至有害的网红“生活窍门”并不少见。有人鼓吹用牙膏涂抹脸部可以祛痘,但实际上牙膏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导致红肿或过敏;还有人推荐用白醋浸泡蔬菜以去除农药残留,然而醋的酸性并不能有效降解农药,反而可能影响食物口感。这些所谓的“妙招”往往缺乏科学验证,却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广泛传播,误导消费者。

这些“伪科学”小窍门的流行,与社交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密不可分。一些博主为了吸引流量,刻意夸大效果,甚至编造虚假体验,而平台则因内容的高互动性,包括点赞、评论、收藏等不断推送给更多用户,形成病毒式传播。即便有专业人士在评论区辟谣,也往往被淹没在“亲测有效”“赶紧试试”的跟风声中。

面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生活窍门”,公众应保持理性,学会辨别真伪。首先,涉及健康、医药的内容,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而非轻信网友的“经验之谈”。其次,对某些明显违背常识的说法,应主动查证权威来源,如医学期刊、官方科普平台等。最后,社交平台也应加强内容审核,对涉及健康风险的“伪科学”信息进行标注或限制传播。

--> 2025-04-08 1 1 黔东南日报 c290807.html 1 警惕一些网红“生活小窍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