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少辉
记住情郎这个村,不仅是它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而是从黔东南州古树名木数据库里得知,它是我州百年古楠木较多的行政村之一。
春分过后,气温陡升。笔者来到凯里市舟溪镇情郎村检查森林防火工作,有幸一睹这个“楠木村”那成片的古楠木。
走进村口,寨子中央大片绿树铺展在眼前,那灰白色的树干擎起墨绿色的树叶,像一个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汉,又如一座座绿色的小山峁,成为村中最耀眼的自然地标。
情郎,为苗语的谐音。它位于凯里市南面,与雷山县望丰乡、丹寨县南皋乡、麻江县宣威镇毗邻。全村430多户、2000多人,分散在长岭坡半山腰的7个自然寨里。据说,情郎村在此已有600年历史。
每年二月,是村里一年一度的木鼓节。节日期间,附近村寨的苗族同胞齐聚情郎,与当地苗族同胞过节。大家吹起芦笙、敲着木鼓,穿着艳丽的苗族盛装,在芦笙场上跳起了木鼓舞。一舞跳千年,让情郎村拥有了“木鼓之乡”的美誉。
过去,情郎村四周山坡上古木葳蕤,楠木等珍稀树种遍地皆是。由于楠木材质坚硬、耐于腐蚀、纹理美观、香气浓郁,因而曾被历代皇家贵族用作建造宫殿之用。楠木在苗语里叫做“豆番略”,意为材质较轻的木鼓树。后来,得知国家将楠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对楠木心怀敬意的情郎人,便改用其他树种作为木鼓,使得楠木这一珍稀树种遗存下来。
在情郎村,52棵楠木或伫立在寨中,或生长于房前屋后。尤其是情郎村大寨的楠木,高大挺拔,绿意盎然,独木成林,相连成片,一年四季,绿树如荫。每到秋天,楠木结下一串串黑色的果子,引来无数的鸟儿。天麻麻亮,麻雀、白鹭、鹰鹃、喜鹊、猫头鹰等各种鸟类在树上穿梭,叽啁不断,好像这里成了鸟儿展露歌喉的大舞台。
自古以来,情郎村视楠木为护寨树、风水树,所以全寨老少从未破坏过古树,人们对古树视若神灵、心生敬畏。据林业部门调查,全村百年以上的楠木、喜树、榉木、楠酸枣、朴树、皂荚树、黄连木、栾树、枫香、猴樟等古树就有55棵。这些树种,不凡楠木、喜树、榉木、朴树、皂荚树、黄连木、栾树、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其中有百年以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楠木就多达36棵。这不能不饱含着情郎人的深情厚爱。
走在古楠木群落里,仰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古楠木,像瞻仰着一位从远古走来的王者。轻抚它那皴裂粗糙的树干,如同抚摩饱经沧桑的老人之手,每一道纹路都藏着人与自然守望相助的故事。而重情重义的情郎人,宛如古树的孝子贤孙,在每棵树干的腰部挂上一张小牌子,明确每棵古树的保护人,彰显情郎人对这片古楠木得到精心的呵护与情意。
“每年,我们都要召开院坝会,向群众宣传古树名木政策法规,听取群众对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见建议,增强群众对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情郎村副支书李俊指着树腰上的小牌子告诉笔者,“目前,我们村36棵百年以上楠木都有了各自的保护责任人。大家各负其责,经常到自己定点保护的楠木观察树木生长情况,看有无病虫害、生长情况如何。”
他还告诉笔者:“前几年,我们发现有三棵古楠木半边出现空心化,有的出现局部腐烂。我们及时报告后,市林业局技术人员采取了灭虫、用水泥加固等保护措施,确保了楠木的健康成长。”笔者这才注意到,三棵古楠木半边出现了空洞的地方,已被技术人员用水泥作了修复技术处理。或许情郎人的深情,原来腐烂枯萎的古楠,枯木逢春,新枝勃发,一派生机盎然。
2022年,凯里市林业部门在村里投资35万元实施了23亩的楠木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制定了一棵树一张保护牌、一个责任人、一套方案的“四个一”措施,加大了对古树的保护管理。同时,在古楠木群落集中的大寨建立了自然教育径,设立了宣传标牌。
如今,情郎村古楠木群落已经成为情郎村的一张的生态名片。每到周末,有许多游客纷至沓来,参观古楠木群,领略多姿多彩的苗族风情。前段时间,村里还迎来16名作家来到村里,在村边栽下48株“作家楠木林”。
为了发挥“古楠木之乡”有乡村振兴中的耦合作用,情郎村以一年一度的木鼓文化节搭台,借助与凯里市云谷田园、青曼苗寨、下司古镇等周边景区景点,积极打造“楠木之乡”这个品牌。同时,他们还想利用海拔1300米之上的长岭岗夏天空气凉爽的优势,准备在10多公里的长岭坡上建立露营基地。情郎人就是这样,在保护中开发,让绿水青山的颜值转换成经济的价值。
令人欣喜的是,贵州云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入驻情郎村,并租下6栋空置木房打造乡村民宿,马上就要开业了。
回望村中,那一棵棵古楠木犹如一个个高大魁梧的情郎,在习习的春风中频频招手,热情地召唤着山外的旅人到情郎去观光旅游,探寻蕴藏在大自然里的生态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