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洁 夏恒)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麻江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送“技”下乡服务,从“科普点餐”精准传送科学技术到“科普惠农”,推动种植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打好春耕备耕生产“主动仗”。
在谷硐镇大豆复合带玉米种植基地的“田间课堂”上,农业专家从品种选择、气候与土壤条件适配、田间布局规划再到本地实际案例,将大豆玉米“2+3”种植模式的技术知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充分展示讲解。
据介绍,这项技术的优势是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结合地膜科学化使用、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防控和一喷多促等综合措施,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实现粮食丰产、群众增收。
新技术的引进能有效提升粮食生产效益。在坝芒乡乐坪村耕地轮作“稻+油”示范区,农业专家下沉到田间,通过“实操+讲解”的方式,向参训人员展示拌种、播种、装盘等核心技术,让参训人员全面了解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流程。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技术,此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送上了宝贵的技术指导,有了老师们的指导,我们种地更有底气了。”乐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先良说。
2024年,麻江县推进省级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在送“技”下乡的有效加持下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1万亩,粮食总产量6.72万吨,水稻平均单产提升2.23%。
“通过面对面指导,我们能及时发现农户遇到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比书本知识更直观,农户也更容易接受。”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臣艳说。
据悉,今年麻江计划早稻种植面积10.6万亩,供种约35687.8吨,全面满足全县早稻生产需求,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