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为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特别讲礼重义,尚德崇信。“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这里的“信”,指的就是一种信守共同约定的精神,即现代人所讲的“诚信”与“契约精神”。从古人的“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果”,以及“义以无往不利,废义则往而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义则立德,无义而无信”等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诚信”的高度认知,对“义利”与“德信”关系的深度解读。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锦屏文书,把清水江流域五百年“锦商之道,诚信至上 ”演绎到极致,成为西南民族地区“契约社会管理”的典范与标杆,创造了五百年辉煌的木材贸易时代,谱写了弘扬中华诚信精神的最璀璨华章。
在契约社会里,人们更加珍惜在公平、自由、平等、协商原则上订立的契约协定,其共同信守的自觉性与契约执行力大大增强,即使有少量纠纷,多能协商解决,很少诉求于王法,即使诉诸于王法以息讼,坚持“以契为凭,以约为据”的契约原则,共同维护契约的约束力,五百年清水江木商文化就是“锦商之道”奉“诚信至上”为圭臬的生动体现。
“诚信圭臬,经商之道 ”,生动体现于锦屏文书之中,字字句句都是千金诺言,如高山滚石,一去无悔,震山撼谷,其坚如磐石诚信至上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推动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五百年木商文化繁荣发展的奠基石。
市场经济,从某种层面讲,就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更是诚信经济。贵州电视台品牌对话栏目《论道》的嘉宾主持人龙永图,曾经讲过一番话,说他跟很多老板攀谈,问到投资办厂最怕是什么,他们说不怕你政策不优惠,就怕你的政策老在变。
这句话里面,涉及到一个深刻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老百姓尚且“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政府出台的政策老在变,不应该是诚信政府所为。政府政策如随意变动,随意性大,何以取信于民?
明清时期,曾经在林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锦屏文书,新中国成立后,在名称、内容形式有所变化,在时间上继续延伸,在空间上继续拓展,演化成村规民约、乡规民约、合约、合同、协议等,继续发挥其推动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作用。
2008年第十六届吉隆坡世界档案大会前沿论坛高度赞誉:“锦屏文书是全球混农林文化遗产的活态记忆库,在生态保护上树立了一个世界性的典范。”
现任国务委员时任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谌贻琴在2018年7月召开的第十三届贵州旅游大会上评价:“锦屏文书字里行间,体现了诚信为本的东方契约精神。”
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之后首次考察,远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来到黎平县有“侗乡第一寨”之誉的肇兴侗寨。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坚决破除“内卷式”竞争,增强诚信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这对贵州、对黔东南、对锦屏统一思想行动,无疑是重要的引领与鼓舞。
锦屏文书,作为承载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数百年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不仅是地方文化认同的核心符号,更是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已成为贵州代表着国家一张有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名片。
“诚信如磐,民族脊梁”。锦屏文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契约文化魅力,散发出的时代芬芳,将为推动“杉乡之乡”锦屏、黔东南乃至贵州省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黔东南州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世界记忆遗产工程名录”申报工作,西南地区苗侗等少数民族穿越五百年的“木商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掀起开发利用好“锦屏文书”赋能新时代“诚信社会”建设热潮。
我们期待并相信,“锦屏文书”一定会早日跻身世界记忆遗产的大舞台,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色彩与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