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1日

党建引领破题 创新治理惠民

—— 剑河县委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剑河县委社会工作部以新机构展现新作为,以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有亮点的年度答卷。自挂牌以来,该部创新实施“五大突破”工程,推动基层减负、两新党建、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3.3万人,社会组织党建覆盖率实现100%,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建设经验获省级推广。

铸魂为基 锻造政治过硬“先锋队”

剑河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政治立部,构建“三学联动”机制,通过‌头雁领学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4次,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5场,建立“晨读一刻钟”制度,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通过‌警示促学,组织观看《铁纪生威 带电长牙》等警示教育片,开展预防提醒谈话42人次,以和平村农田灌溉项目为典型案例,解剖式研讨民生工程实施规范;通过‌实践验学,建立“三包三促”帮扶机制,协调解决老屯寨500亩“望天田”灌溉难题,惠及群众200余户,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惠民实效。

破壁攻坚 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在减负增效方面剑河县亮实招,创新推行村级事务“三张清单”,清理不规范标牌370块,实现村级挂牌“室外6块、室内19块”标准化管理。建立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选聘60名专职社区工作者,提前实现“每万人配备18人”目标,仰阿莎社区“错时服务+全科社工”模式获群众点赞。

在两新团体上剑河的党建创造特色,组建4个“组团式”党建帮扶组,破解园区企业党建与经营“两张皮”难题。创新“产业链党建”模式,推动22家企业与村寨结对,销售蕨菜、竹笋等农特产63万元,带动7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贵州苗乡侗寨生态农业公司党支部通过“红色直播间”助农增收50万元,成为非公党建示范标杆。

剑河还开展‌志愿服务暖民心行动,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在温泉景区、客运站等建成6个“微笑小屋”,打造“四点半课堂”“红领巾学堂”等品牌项目,服务儿童2000余人次。创新“网格志愿者+”模式,组织300余名志愿者参与婚恋纠纷调解、特殊人群走访,基层矛盾化解率提升26%。

改革攻坚 蹚出社会治理“新路径”

在社会治理方面剑河开辟“新路径”‌,该县建立“四方联动”建议征集机制,在1号桥拆迁、农贸市场建设等重大项目中,通过“二维码直通车”收集民意237条,推动群众建议转化率达82%。观么茶场历史遗留纠纷通过“信访听证+法律援助”成功化解,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剑河实践。制定行业协会商会“脱钩不脱管”实施细则,推动电商协会创新“云上赶集”助农模式,年销售大米、辣椒等农特产品1200吨。建筑业协会党支部牵头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共管账户,为600余名工人筑起“护薪屏障”。

面对基层治理新形势,剑河县委社会工作部将开发“智慧社治”平台,整合志愿服务、信访调解等8大功能模块;实施“社工人才倍增计划”,力争2025年持证社工突破100人;推广“红色物业”“院落议事会”等微治理模式,培育10个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从标牌清理的“减法”到服务增效的“乘法”,从纠纷调解的“痛点”到民心汇聚的“亮点”,剑河县委社会工作部正以制度创新破解治理难题,用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答卷。

--> 2025-04-11 —— 剑河县委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291106.html 1 党建引领破题 创新治理惠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