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三是持续抓好育才强农,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充分依托职院、农广校等资源,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让农民掌握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加大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培育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新农人、乡创客,促进就地就业创业。持续深化教育、医疗、科技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邀请专家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科研攻关,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含量。
四是持续抓好环境整治,着力改善乡村面貌。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卫生家庭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在生活垃圾减量化上下功夫,全年完成新(改)建农村户厕2.4万户,确保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58%以上,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
五是持续抓好移风易俗,着力提升乡风文明。因地制宜推广“合约食堂”“四诊工作法”等乡村治理模式,加强村规民约修订,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持续办好“村BA”“村超”“村T”“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坚持把节庆赛事活动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乡村和谐幸福。
六是抓好改革创新,着力提振发展动力。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将不断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因地制宜探索推进乡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科技改革等,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