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斌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一小区突然传出爆炸声,据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事故由一15岁男孩在家中做实验引发。受伤男孩的父亲黄先生称,孩子双眼受伤严重、手部截肢,后续还需要进行多项手术。国家应急广播提醒,在打开科学探索之门时,更应把安全放在首位。(4月13日中新网)
这一悲剧事件令人痛心,不仅给受伤男孩及其家庭带来沉重打击,也再次敲响了居家化学实验的安全警钟,将相关安全问题,暴露在了全社会面前。
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主动探索科学、做化学实验是求知欲的体现,这种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难能可贵,本是值得鼓励的好事。然而,居家环境较为简单,缺少专业实验设备和安全保障措施,孩子对实验潜在风险的认知极为有限,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危险。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肩负着重要的安全守护责任。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充分认识到科学实验的潜在风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实验观念。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了解实验内容,评估实验风险,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陪同孩子做实验。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发挥积极作用。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作标准。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实验安全课程、组织安全实验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提供更多安全的科学实验机会,配备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指导教师,让学生在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中,尊重安全标准进行探究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安全的实验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鼓励各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区科学实验指导中心,或与学校、企业合作,在节假日期间开放实验室,举办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研学活动等,通过提供安全的实验场所和专业指导,让孩子们在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下做科学实验,激发科学探索和学习知识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