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肖艳会 龙思全 杨育森) 4月13日,台江县民族团结广场化作一片流动的“非遗工坊”。在苗族古歌的悠扬旋律中,2025年苗族姊妹节苗绣技能大赛暨“姊妹T台秀”拉开帷幕。这场以“针尖对话未来”为主题的盛会,通过竞技、展演、走秀三大维度,让千年苗绣与当代审美碰撞出璀璨火花,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苗绣飞针传匠心,老幼同台续文脉。在苗绣技能大赛成人组现场,来自台江各乡镇(街道)辖区的绣娘们齐聚一堂,大家身着苗族传统服饰,以针为笔、以线为墨,指尖翻飞间,五彩丝线在绣布上勾勒出蝴蝶、鱼纹等苗族图腾。短短两小时内展开了一场传统技艺的巅峰对决。
现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少儿组和幼儿组,来自城关小学、幼儿园的“小扎染”选手们,他们腰围围裙,稚嫩的小手捏起围巾,一扎一染间,蓝与白悄然晕开,仿佛千年的非遗密码在童心里生根。他们专注的眼神里,流淌着对古老技艺最纯净的向往,各样式的扎染作品,引来游客们举起相机纷纷拍照,瞬间定格了扎染的花纹和文化的传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不仅深入了解了非遗的博大精深,更在艺术的熏陶下,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审美能力。
非遗传承展技艺,匠心对话新时代。活动现场特邀多位非遗传承人、名工匠及名绣娘等进行藏品展示与技艺展演,并特别设置非遗体验区供游客免费参与刺绣、工匠等互动项目。非遗大师们通过现场教学与游客展开深度交流,这一创新形式既实现了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又搭建了非遗与大众对话的桥梁,为技艺保护与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九支霓裳焕新彩,T台共绘同心圆。活动压轴环节“姊妹T台秀”将活动推向高潮。来自黔东南州内的年轻姑娘们将身着各苗族支系的传统盛装及时尚改良款民族服饰,在“T台”上演绎“最炫民族风”。从清水江畔的施洞银饰刺绣到方召地区的百鸟衣,从原生态刺绣到现代设计元素,这场视觉盛宴将生动诠释苗族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力,展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以节为媒,助力乡村振兴。台江苗族姊妹节已从传统民俗活动升级为集文化展示、旅游体验、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本次“姊妹T台秀”通过年轻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