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闵凯平 姚本艳) 近年来,锦屏县新化乡新化寨村锚定“军屯文化·田园古村”为发展定位,抢抓“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的建设机遇,通过“组织联动、制度创新、服务下沉”三位一体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名片”。
强化党建联动建设。以村党支部为引领,充分利用“寨管委”、村民议事会、青年协会为架构,坚持“四议两公开”共同推进村级治理,规范村支两委议事决策机制,促进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引导村民依法有序参与村级各项事业,有效避免“一言堂”“家长制”的问题。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实施“四亮工程”:组织亮阵地、班子亮责任、党员家庭亮标识、党员个人亮身份,通过“身份意识”的方式,7名村两委班子履职尽责、22户党员家庭带头示范、23名党员个人勇当先锋。严格实行“7×8×24”工作机制(每周7天轮流值班/每天8小时在岗/村干24小时待命),推动村干“职业化”管理模式,将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及公益性岗位人员整合,实行人员统一调配、任务统一安排,全面夯实服务群众、狠抓社会综合治理的组织基础,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优化文明自治规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建立健全“红白喜事备案审批制度”,构建“实用+管用+活用”三维标准,创新完善《村规民约》动态修订机制,积极教育引导群众以“有事共商、有事共议、有事共干”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治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积分制管理,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24年累计开展红白喜事“打招呼”20场次,宣传人数达100人次。2015-2017年度、2018-2020年度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文明村”。
细化网格智治机制。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党支部+寨管委+十联户”治理新模式,创新“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寨管委”体制,构建“1(网格长)统筹+1(网格员)落实+N(联户长)延伸”末梢治理架构,将全村划分为3个网格,配备3个党小组网格长,3个网格员,33个联户长,构建村、寨、组、户“四级联动”治理格局,通过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村民急难问题以及服务上门等工作,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整个网格,将基层社会治理触手延伸到“神经末梢”,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2024年全村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惠及群众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