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蝶) 为做好灾害防御工作,今年以来,丹寨县通过双轮驱动,多方联动、多措并举,让传统防汛插上科技翅膀,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智慧防线。
在丹寨县各水库上空,一架四旋翼无人机正在平稳飞行,对大坝、溢洪道、堤防险段等重点部位展开全方位精度巡检。操控屏前,技术员正通过画面仔细查看水库周围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无人机巡检22架次,结合24小时人工值守,形成“空中+地面”的双重防护网。
“我每天上午七点到九点都会检查大坝、放水设施、溢洪道是否有渗漏、垮塌现象以及放水设施是否安全,如果溢洪道有障碍物堵塞,我们会及时清理整改。”丹寨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小(一)型水库巡查负责人潘盛辉说道。
在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全县水库水位、降雨量等数据在电子屏上实时跳动,工作人员轻点触控屏,360°旋转查看库区水况。这个“防汛大脑”自运行以来,大幅提高了防汛防洪监测效率。目前,全县共布设35处高清视频监控、22套一体化智慧监测设备。
“每年雨季前,我们都会开展汛前检查,主要以‘查、改、防’三个步骤开展工作,以‘人工实地排查+无人机+智慧监测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建立台账,形成一乡镇一清单、一库一清单,并在汛前整改到位。”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潘立权向笔者介绍。
除借助科技监测水情外,丹寨县水务部门还定期深入各水库下游乡镇开展防洪演练。在乌坝河水库演练现场,工作人员向村民们介绍防洪演练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并指引大家穿上救生衣,安全有序撤离。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防洪演练56场次,重点区域群众防洪知晓率达90%以上。
“我们村‘两委’接到县水务局的防洪预警信息以后,会第一时间传达给村民,积极配合县里面的抢险工作。平时我们也会利用院坝会、小组会等对村民进行防洪培训,提高大家的防洪抢险意识。”龙泉镇马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治德说。
近年来,丹寨县依托智慧平台,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将传统监测模式升级为“智能检测+精准调度+多方协同”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据了解,全县共有27座水库水电站、71座山塘、28处山洪灾害危险区,今年以来,共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10处。潘立权表示,下一步,县水务局将继续加强与气象部门、应急部门的沟通协作,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加大对山塘、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的排查力度,确保全县水害灾害防御工作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