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5日

锦屏县:

小鹅苗托起富民大产业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勇 陆琇) 在锦屏县春蕾林场,几排养殖场错落有致地散落其中,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

近日,笔者踏入养殖场,看见宽敞明亮的圈舍内,成群的鹅苗在圈舍内来回嬉戏,隆里乡华寨村养殖户黄招育正在投喂饲料。

“这些鹅苗都是免费送的,之前村里工作人员上门询问,问大家有没有养鹅的意愿,我们四个人一合计,就一起报名了,现在一共养了2000多只呢。”黄招育笑着告诉笔者,“这批鹅养到75天就能出栏了,按照现在的长势,出栏后一只鹅能有5公斤左右。”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产业发展始终是关键所在。近年来,锦屏县积极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大力推行“企业+农户”合作新模式。在此模式下,公司不仅免费为农户提供鹅苗,还配套专业技术支持,待农户养殖成熟后,公司协同负责回收。与此同时,锦屏县充分运用产业奖补政策,积极鼓励群众投身养牛、养猪等特色养殖业,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多天前,这批鹅苗免费送到了华寨村黄招育、吴海松、龙立双、龙宪林4户村民手中,鹅苗适应力强,适合山区养殖。

“平时我们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打电话给养鹅公司,他们很快就会上门指导。就拿圈舍消毒来说,从消毒液的配比到具体的消毒流程,他们都讲得清清楚楚。在技术方面,我们根本不用担心。”黄招育一边观察着鹅苗的进食情况,一边乐呵呵地分享道。

小小的鹅苗,正悄然托起一个大产业。与此同时,锦屏县的产业奖补政策也在持续激发着新的发展动力。农户们充分利用自家的闲置土地进行养殖,这样的做法既有效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又让越来越多留在家乡的村民凭借勤劳的双手,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我们华寨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对于留在村里的这部分村民,我们通过产业奖补的形式,引导他们发展特色养殖业,如养牛、养猪,还有现在的养鹅项目。希望大家能在家乡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致富。”华寨村委会副主任龙本忠满怀期待地说道。

--> 2025-04-15 锦屏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91611.html 1 小鹅苗托起富民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