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宏模 杨新凤 刘光英) 春和景明,清风拂面。锦屏县敦寨镇龙池多彩田园的千亩梨花花海随风摇曳,排列整齐的120个蜂箱在阳光下泛起点点金光。蜂农程昌友俯身轻启箱盖,熟练察看蜂群状态,这些蜂箱都是他悉心呵护的“财宝箱”。程昌友是锦屏县铜鼓镇铜鼓村养蜂能手,每年,他要像候鸟般带着蜂群辗转多地,追着花期迁徙。“春天在锦屏采油菜花蜜,然后去湖南采柑橘蜜,陕西采洋槐蜜。”程昌友说,这种追花逐蜜的日子,一晃眼就是十余年。
敦寨镇龙池多彩田园作为锦屏县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栽种金秋梨、蜂糖李、蓝莓等20余种精品水果,不同花期衔接成链,成为养蜂人的重要驿站。“以前追着花期跑遍大半个中国,如今通过手机即可预约专业物流,蜜蜂也能坐上专车了。”程昌友擦拭着蜂箱笑道。去年他的蜂群搭乘专业货运,跨越黔、湘、豫、陕、甘五省精准追逐花期,转场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不少。
“这里是我们追花的第二站,现在通过气象数据就能精准预判各地花期,规划最佳的采蜜路线。”依托大数据,程昌友的蜂群年转场10次,蜂蜜产量提升不少。数字赋能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拓宽了增收渠道。
2024年,程昌友的2500多公斤蜂蜜通过便捷的交通和大数据信息共享,被销往全国各地的特产店。尽管养蜂生活四季漂泊、风餐露宿,但他对蜜蜂满怀热爱,对这份“甜蜜事业”始终执着坚守。
他表示,养殖蜜蜂虽然辛苦,但是用勤劳“酿造”出了甜蜜生活,他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今年天气好的话,收获500多公斤蜂蜜不成问题。零售价每公斤25元左右,收入还是可观的。”程昌友介绍道。去年他的120个蜂箱,预计能带来12余万元收入。养蜂不仅让程昌友实现了增收致富,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带动更多人投身这份甜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