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15日

启蒙镇:

芥菜采收忙 “酸”香助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杨盛萍) 近日,锦屏县启蒙镇巨寨村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庆氛围之中,田间地头,村民们分工协作,干劲十足,采摘、分拣、清洗、晾晒芥菜,去除黄叶,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与此同时,巨寨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工坊内同样热闹非凡。酸菜缸排列整齐,村民们手法娴熟,将收购来并晾晒好的芥菜捆绑、撒盐,抹上糯米和辣椒后装缸腌制,空气中弥漫着酸菜独特的酸香,这便是独具风味的启蒙酸菜。

得益于巨寨村深入布局芥菜全产业链,实现从芥菜种植、加工腌制、包装销售,全程严格把关。在种植环节,巨寨村充分发挥村域内中低丘陵地带土壤肥沃的自然优势,结合悠久的种植传统,组织村民科学种植芥菜。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酸菜品质和生产效率,巨寨村积极引入现代控温发酵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精准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使酸菜发酵更加充分、稳定,口感和风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邀请农技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制作水平,确保每一批酸菜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种植芥菜直接售卖,价格十分低廉。要想让村民增收致富,就必须搭建合作平台,构建以‘订单合作’为基础的芥菜种植利益机制。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指引,从种植无公害芥菜入手,将服务与产品质量摆在首位,实现统一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商标使用和包装销售,推动产销一体化,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张开焕介绍。

巨寨村党支部书记龙家群满脸笑容地说:“我们一直沿用传统腌制手艺,结合现代技术优化,酸菜品质上乘、口感绝佳,市场销路很好。合作社目前已收购了5000公斤左右的芥菜,正在抓紧腌制。这5000公斤酸菜已和村里的大户达成‘订单式’合作,完全不愁销路。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酸菜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巨寨村的芥菜种植面积达200亩,收获后可腌制成约18万公斤酸菜。酸菜已成为巨寨村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产业。一道凝结着乡土智慧的特色酸菜,不仅铺就了启蒙镇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更是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

--> 2025-04-15 启蒙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91615.html 1 芥菜采收忙 “酸”香助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