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俊超) “小心轻放,别摔坏了鹅苗。要注意养殖棚内的温度,雏鹅怕冷……”。
近日,天气回暖,正值鹅苗投放的好时机,在天柱县江东镇高坡村规模化养鹅示范点上,正在热热闹闹地投放第一批鹅苗,镇村干部、养殖人员、技术人员们分工协作,有的核对品种信息,有的搬运鹅苗,有的耐心讲解注意事项,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据悉,该基地通过投入发展壮大村集体资金的方式对原有低效闲置资产进行整改,设计单批存栏4000羽,年出栏近15000羽成品鹅,预计年销售额200万元。“我们通过发展鹅产业不仅盘活了低效闲置资产 ,更能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带动村民群众增收致富,我们有信心把鹅养好。”江东镇大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基地负责人林安湖充满信心地说道。
在不远处的干溪村,打开鸭舍,“嘎嘎”一声,欢快的鸭叫声瞬间此起彼伏。一群群鸭子迈着蹒跚的步伐,迫不及待地涌出来,摇摇摆摆地走向不远处的池塘。
“我养殖鸭子有7年时间了,从开始的几十羽、几百羽,到现在的几千羽,现在已经掌握了鸭的具体养殖方法、生长习性,也有了一定的销售渠道,现在我的养殖场每年要养殖3批,年出栏可达3000羽,年销售额20余万元。”以前是贫困户的杨清毕,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发展鸭产业,如今已实现了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江东镇抢抓鸭鹅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大力宣传推广鸭鹅产业。2025年计划鸭出栏10万羽,鹅出栏2万羽,鸭鹅综合产值达500万元,带动农户100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江东镇规模以上鸭鹅养殖点4个,一只只鸭鹅承载着群众的致富希望,正勾勒出江东镇产业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