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玉龙
春日的天空被风筝点缀得五彩斑斓,地面上的危险却也随之而来——看似纤细轻盈的风筝线,竟成为“隐形的利刃”。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风筝线材质主要为尼龙、聚酯纤维、腈纶、芳纶等,结实耐磨,不易拉断。细线直径一般为0.2—0.5毫米,粗线直径也只有1—3毫米。由于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小,产生压强大,威力不容小觑。(据4月15日《人民日报》)
放风筝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放风筝应时刻注意安全。从法律层面看,目前虽然没有放风筝的相关规范,但如果发生了风筝线伤人的情况,放风筝者难逃相应的责任。例如,风筝的主人明显有过错的,应当承担全部或者主要的责任。根据《民法典》第120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因放风筝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重伤的,将构成刑事犯罪。
同时,《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500米的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体;《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对此,个人应增强依法放风筝的责任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巡查管理,及时对违规行为加强惩治,以此规范放风筝的行为。
规范放风筝行为,既需要行为人依法自觉,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例如,如果公园管理方疏于管理,放任个人随意放风筝,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公园管理方应当科学管理,既要做好安全提示,提醒游客在划定区域内放风筝,也应该注意及时督促和配合放风筝的人清理风筝断线,不能留下安全隐患。管理到位了,就可以有效避免风筝线伤人事件。
此外,被风筝线割伤也应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自救。例如,如果受伤部位出现勒痕、淤血或者青紫,可用冷毛巾或冰块冷敷。如果出现渗血或者较浅的伤口,可先用清水冲洗,再涂抹碘伏消毒,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必要时可服用止痛药。若伤势严重,应及时就医处理,涉及权益被侵害,要勇于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