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石永强) 近年来,大十字街道聚焦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两条主线,推进“社区红管家”建设,构建自治、善治、精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将各类网格整合成为“一张网”,用心用情擦亮基层治理“心”名片。
“社区红管家”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通过构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红色服务队三位一体的“社区红管家”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组织共建共享、共商的治理体系,将小区管理转变为“多元共治”。引导小区业主等优秀党员竞选业主委会成员,建成9个红色业委会,完善红色业委会框架,积极参与“三驾马车”月度议事会,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以区域化党建为依托,推进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向上对接资源,向下服务群众,以红色物业撬动基层治理“新能级”。红色服务队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红色服务队”队长,吸纳小区业委会党员、“双报到”在职党员、物业企业党员等为成员,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常态化开展小区服务和网格治理,成立20支红色服务队开拓基层治理“新路径”
“三治融合”构建基层共治共享新格局。以“善治”为基。建设“老年食堂”“日间照料室”,整合慈善总会、福彩公益金项目资源,以“睦邻”为切入点,开展亲子阅读、义诊义剪等“助老”“护苗”服务活动,将服务对象从“老龄”拓展到“全龄”。以“精治”为根。搭建“社区党委抓总体、网格党支部强服务、楼栋党小组优管理、党员中心户作表率”的四级组织架构,依托智慧凯里,创新打造“民情二维码”,实行网格编“码”管理,深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构建“一码共治”服务模式。以“共治”为本。社区“红管家”亮身份、担责任,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通过将阵地前移,让干部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睦邻市集”为载体,搭建邻里互助平台,通过义卖置换、志愿服务等活动,凝聚熟人社区向心力。
一张网格,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优化配置,实现多格合一。统一划分网格,设置“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网格治理架构,吸纳居民代表、楼栋长志愿者等担任网格联络员,紧扣治理重点,将基层治理的“考题”变为一份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整合资源,服务“零距离”。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编织一张以街道级综治中心为锚点、各行政村(社)综治中心为连接点的基层治理大网,发挥“法律明白人”等人员力量在网格化治理中的职能和专长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五微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化“接诉即办”,彰显“民生温度”。健全完善“未诉先办”问题上报、办理闭环机制,将群众诉求化解于小、化解于早,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搭建民意直通车,并充分发挥网格员“人头熟、地头熟、情况明”的“本地人”优势,将各类民生诉求精准定位至社区网格,实现“民呼我应”“接诉即办”。截至目前,共办结各类投诉150件,办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