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西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有关决策部署,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部署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切实清理整治群众反映集中的广告市场乱象,有力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4月17日澎湃新闻)
虚假广告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众多。首当其冲的是广告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虽然《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颁布实施多年,但在具体操作层面,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因此,对虚假广告的治理,应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进一步细化《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明确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处罚措施等。增加对新兴媒体广告的监管条款,确保法律覆盖全面。第二,建立规范的违法广告公众举报制度。设立明确的受理机关和举报方式,方便消费者举报虚假广告。建立查处结果反馈公告制度,及时向举报者反馈处理结果,增强公众对举报制度的信任。第三,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惩罚力度。提高罚款金额,让违法者付出高昂的代价。对于情节严重的虚假广告行为,不仅要追究广告主的法律责任,还要对相关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进行严厉处罚。实行跨行政区域联合执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确保虚假广告无处遁形。第四,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广告行业应建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内部的监督和约束。媒体作为广告发布的重要平台,应严格审查广告内容,杜绝虚假广告的发布。第五,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开展消费教育活动,向消费者普及广告知识,提高其对虚假广告的识别能力。
治理虚假广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假广告,营造一个诚信、公平、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