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凤 周召均) 当下,麻江县谷硐镇正抢抓农时,积极开展生姜、茄子、辣椒等特色蔬菜种植,拎紧高山冷凉蔬菜“菜篮子”。
近日,笔者来到谷硐镇乐埠村坝区,只见村民们正忙着开沟、施肥、摆种、盖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谷硐镇通过引进蔬菜企业、种植大户落地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提高群众收入,以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增收。
“我在麻江种了500亩蔬菜,因为市场上有大量需求,我们种的品种有生姜、茄子、丝瓜和大葱,主要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成都等地。”种植户蒋恩光说。
得益于当地湿度和土壤等适宜条件,蒋恩光在乐埠村和景阳村等地积极发展蔬菜种植。多年来,通过技术改良,生姜、茄子、辣椒等特色蔬菜的品质和产量逐年提升,市场销路广,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收入。
“我们都是周围的村民,来跟老板一起种植,离家很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是不错的。”乐埠村村民蒙相英表示。
为了保证产量和品质,乐埠村利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实现了生态种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当地蔬菜种植采用培土机进行开沟、起垄、覆土等作业,极大节省人力、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当下正值春耕关键时期,谷硐镇的四个坝区正在陆续开展种植。我们主要采取大户带动散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蔬菜产业种植。”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银芳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谷硐镇通过“公司+合作社+群众”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生姜、西红柿和辣椒等蔬菜种植4000余亩,发展壮大特色蔬菜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