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熊顺才 顾佳业)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时下,在黔东南高新区各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新气象处处涌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以来,黔东南高新区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鲜明导向,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精心组织,紧锣密鼓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力求在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为实现50亿级园区夯实基础,注入强劲动力。
在中清先进电池制造(黔东南)有限公司6GWN型高效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现场,各种挖机、运土车等机械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机器的轰鸣声、金属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激昂的“奋进曲”。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2024年9月开工建设,主要建设6GWN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化生产线10条及配套厂房、职工宿舍等。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解决就业1500余人。
在中清智造科技(黔东南)有限公司2GW/TOPCON光伏组件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抢抓厂房基础建设进度,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6亿元,主要建设2条GW/TOPCON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70余个。
在大数据产业园(三期)标准厂房7、8栋装修施工现场,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搅拌砂浆,有的粉墙,有的安装水管电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目前,大数据产业园(三期)标准厂房已入驻百年合纵、安鹤药业、拓远芯、沃德等大健康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项目建成后,可培育入规10户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500人以上。
在贵州众仁康标准厂房(凯里酸汤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栋栋崭新的现代化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的3栋标准厂房、办公楼、消防水池、护坡等已建设完成,且与永丰乳业公司签订了入驻协议。
在开元大道综合管廊项目开挖部分回填现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路面恢复施工,对原开挖部分进行回填。该项目完成建设后,不仅能解决高新区周边企业、学校、村寨群众的出行不便,还能提升高新区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落地。
在铜鼓小学迁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佩戴着安全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大家齐心协力推进项目扫尾建设。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为高新区企业员工的子女提供教育资源,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项目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持续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障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供应,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黔东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