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海平) 春和景明,万物生发,近日,丹寨县南皋乡千亩生态茶园迎来春茶采摘高峰。晨露未晞,茶山上已是人影绰绰,竹篓轻晃,一双双巧手在翠绿茶垄间翻飞如蝶。一幅以茶为媒、以茶兴业、以茶富民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南皋乡徐徐铺展。
“几年前站在这里,满眼都是荒草坡,现在连片茶园一眼望不到头!”站在养雅茶场观景台上,湾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小军感慨道。
近年来,南皋乡通过“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延伸茶园产业路,改善茶叶生产条件,将茶叶种植面积扩至9448亩,当前采摘面积4814亩。同时,还建成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个,20户农户新建茶叶基地自主管理,通过项目建设、后期抚育及采收有效带动300余人就近务工。
“采春茶讲究一芽一叶,根据芽头深浅巧用指节轻提,指甲不能碰叶芯,否则影响品相,这些都是培训时学到的知识。”竹留村村民王晓凤在采茶时介绍。
百余名经过培训的采茶人在茶垄间穿行流转,一捏一提间,腰间的竹篓渐渐盈满新绿。“我这个竹篓一上午摘得两公斤茶叶,手快的话一天能采4公斤。茶场按每公斤50元收,一天挣150元没问题。”王晓凤说道。
采摘的忙碌刚过,晌午的养雅茶场加工厂又迎来新一轮热潮。鲜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干等多道工序,在老师傅的巧手下蜕变成清香四溢的干茶。
“我们坚持传统工艺与标准化生产结合,今年春茶优品率同比提升15%,订单比去年涨了30%,明前茶每公斤均价提到1200元。最近刚发走1000多公斤的特级茶到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客户催着要补货!”养雅茶场老板姚茂红拿着订单满脸笑意。
除了传统茶叶,南皋乡积极为茶品出山赋能增值。“今年我们准备拓展茶饼、茶枕、小罐礼盒装等产品上线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深山茶园的每一片叶子都物尽其值。”石桥黔颜生态茶园负责人徐梦蝶介绍道。
2025年,南皋乡还将投入152万元财政资金作为引导,持续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茶园建设,计划年内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0000亩,形成全民参与、共同发展的茶产业带。同时,全乡正着力培育“茶旅融合”新业态,以石桥黔颜生态茶园建设为重点,打造集“采茶—制茶—品茶”于一体的深度体验茶旅综合体,构建“茶产业+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新格局,让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