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东铃) 近日,锦屏县三江镇的村道上熙熙攘攘,挤满了拉鹅苗的三轮车。曾经冷冷清清的“养殖冷镇”,呈现出如今的火热景象,得益于一套“支部领路、政策护路、党员铺路”的实招硬招。
支部领路“护航”,让“发鹅苗”变“全链条服务”。为实现出栏10万羽目标,三江镇党委统筹规划养殖全流程,要求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村级“领头羊”,立即行动起来,推动圈舍建设、资金协调、技术服务等关键环节落地见效,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对此,镇党委精准选址破难题,组织干部分片踏勘,协调解决土地流转、林地审批等问题,筹资80万元新建圈舍0.61万平方米。通过“党委+支部”全方位的协调与服务,实现从单纯“发鹅苗”到“全链条服务”的转变,为鹅产业养殖项目搭建起坚实的“护航网”。
政策护路“交底”,用“三本账”打消养鹅顾虑。“怕亏本?镇里给咱算清‘成本账、风险账、收益账’。”在各村召开的院坝会上,三江镇副镇长付诚诚拿着计算器正在挨家挨户算细账,并承诺养殖1000羽以上的大户,由政府代为投保,因疫病死亡的鹅苗,按成本价赔付,还与锦屏县鹅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此外,镇里还组建了10余名兽医组成的防疫小分队,为养殖户“保驾护航”。
党员铺路“在前”,用“红色引擎”激活“养殖热”。三江镇把鹅产业作为政府2025年的重点产业,全力主攻。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到村调度进度,现场解决用电、用地等难题。在鹅苗发放现场,总能看到帮农户搬运鹅苗的党员志愿者的身影。
“去年我试养了1200只,赚了差不多3万元,今年我准备带着乡亲们一起扩大规模,再养2600只。”龙久松是三江镇圭腮村的养殖大户,看着不远处正在鹅棚里啄食的小鹅苗,他信心满满。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