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01日

“五一”高速治堵,有预警更要有预案

○ 张西流

当“五一”假期,与高速免费通行相遇,车流如织的高速公路,常常化作凝固的停车场。单一的预警信息,难以独立支撑治堵目标。 曾有部分省份因缺乏细化预案,陷入“预警失灵”困境:尽管提前发布拥堵警示,却因缺少配套的分流措施和响应机制,导致拥堵持续数日,救援通道陷入瘫痪。

提前谋划的应急预案,是治堵的核心防线。 以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为例,交通部门在节前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易堵路段,针对性设计“一站一策”疏导方案:动态调整车道流向、开辟临时停车区域,甚至打通周边路网实现应急分流。这种将预测数据转化为具体措施的实践表明,提前谋划的预案,能够将拥堵风险化解于萌芽阶段,让交通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控。

预案的系统性设计,直接决定应急效率。 通过对比实践发现,启动精细化应急预案后,拥堵处置效率显著提升——从被动等待车流自然消散,转变为主动调度资源精准疏通。例如,通过提前划定应急车道、明确各部门协同流程、优化信息发布机制,拥堵持续时间可缩短至常规状态的三分之一,救援响应速度提升两倍以上。这种转变背后,是预案中对人力调配、技术支撑、公众引导等环节的系统化部署。

站在构建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的高度审视,“五一”高速治堵,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从预警到预案的转变,意味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这既是对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人民期待的回应。

--> 2025-05-01 1 1 黔东南日报 c293792.html 1 “五一”高速治堵,有预警更要有预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