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柄戎 张平) 今年以来,黄平县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禀赋,将养鸭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为核心驱动,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群众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径。
走进黄平给山肉鸭养殖场,数万只鸭子成群结队,场面蔚为壮观。在标准化鸭舍内,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科学养殖流程,从饲料配比到环境调控,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把控。
“我们给山养殖场现存栏4万羽,其中麻鸭、樱桃谷鸭各2万羽。麻鸭已养殖25天,预计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出栏。现阶段我们重点做好疫病防控、精准饲喂工作,持续强化养殖场精细化管理,保障生产平稳有序。”养殖场工作人员袁金同介绍。
在重安镇塘都村的黄平县片叶农业有限公司肉鸭养殖基地,这里的鸭子既能在碧波荡漾的水域中畅游,也能在岸边草地自由觅食。据悉,该基地二期工程正加快建设步伐,投产后将实现产能大幅跃升。基地负责人李蝈庆表示:“目前,我们已投放1万羽鸭苗,采用集中放养模式,这批鸭子4个月后即可出栏,预计产值达70万元。二期工程预计5月初可再投放2万羽鸭苗,按照一年两批次的养殖计划,全部投产后总产值有望突破400万元。”
在产业发展进程中,黄平县创新实施“示范引领、多点开花”发展策略,构建起县乡协同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县已打造15个养鸭示范点,其中县级示范点1个、乡镇级示范点14个。截至4月底,第一批鸭苗投放量预计达13.1万羽,总产值约700万元。”黄平县养鸭产业专班办公室副主任雷红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黄平县正全力构建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动产业各环节提质增效。雷红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加大鸭产品深加工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强化技术服务支撑,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预计今年全县肉鸭出栏量65万羽,总产值约3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