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秀月 张俊全) 近日,走进锦屏县彦洞乡黄门村锥栗苗圃基地,技术员们手法娴熟,全身心投入锥栗嫁接工作。剪穗条、开砧木、插穗条、绑薄膜,每一道工序都衔接流畅、有条不紊。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技术的操作,为彦洞乡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我们这批用于嫁接的砧木都是通过优质的锥栗种子精心培育一年而成,穗条则是从锥栗基地挑选已挂果发芽的枝条,剪成约3公分长,再精准插入砧木。随后用薄膜仔细包扎,这样既能防止嫁接处水分流失,又能固定穗条。这批嫁接苗预计在今年冬季便可移栽,大约可种植2000亩,这对壮大锥栗产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锦屏县美栗侗人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久和介绍。
近年来,彦洞乡以“冷凉彦洞·锥栗之乡”的发展定位,将锥栗产业发展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调动全乡人民参与锥栗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好局面。目前,全乡建成千亩基地1个,百亩示范基地6个,锥栗种植面积达6590亩。在建锥栗加工厂1个,厂房主体建设和场地硬化已完成,预计今年秋季投产使用。
长期在锥栗基地工作的王英芝难掩内心的兴奋,说道:“我现在是锥栗基地的长期工人,育苗、种植、管护这些环节我都能独立完成。自从咱们这儿发展锥栗产业,我不仅学会了专业的种植技术,还能拿到工资,以后自己也能靠种锥栗增收致富了。”
据了解,此次培育的嫁接锥栗苗具有挂果期短的显著优势,移栽后第三年便能挂果,六到七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每亩产量可达250公斤。而且,该品种在特性上与锥栗加工厂的生产需求高度契合,为后续加工环节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源头谋划锥栗产业链,彦洞乡正奋力续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展望未来,彦洞乡计划深度挖掘锥栗深加工领域,致力于开发锥栗酒、锥栗糕点等一系列特色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不断拓展产业链,让锥栗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全乡人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劲动力。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