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08日

黄平县新州镇:

党建引领兴产业 解锁振兴“新密码”

本报讯 (通讯员 潘二妹 潘秀煌) 近日,在黄平县新州镇黄飘村韭菜基地,忙碌的身影与绿油油的韭菜相映成趣,村民们正忙着给韭菜施肥、松土、除草,有序推进基地管护工作。

据了解,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明确发展思路,增加群众经济收入。2024年5月,黄飘村由党支部牵头,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和实地考察,结合本村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优势和土地资源,决定将韭菜种植作为推动黄飘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来抓,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合作社的形式,大规模种植韭菜。并与合作公司签订韭菜种植购销协议书,由公司负责培育优质韭菜苗提供给合作社和当地种植户,解决了韭菜苗购买和后期韭菜销售的问题。

一个好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韭菜作为一种短平快的产业,具有种植周期短、可多年收获且采收次数多等优势。据黄飘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洪林介绍道,黄飘村韭菜基地虽然是从去年才开始建立,但种植的韭菜不仅抗旱,也抗住了一个冬天的霜冻,目前黄飘村韭菜种植规模也从刚开始的2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余亩,其中有带动散户种植近100亩。按照目前韭菜长势,今年预计每次收割的亩产量1000公斤左右,每亩预计收入2500元左右。同时黄飘村根据韭菜根系养护情况,准备今年下半年发展15亩收益更高的韭黄。

“韭菜属于石蒜科,多年生宿根蔬菜,具有一年种、多年收的优势,见效快、收益高。同时,韭菜的种植不仅能让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还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务双份收入。目前我们有一批韭菜下周将迎来收割期,预计产量1万余公斤,产值2万余元。”黄飘村党支部副书记姚吉江说道。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黄飘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精心谋划产业布局,将周期短、效益高的韭菜种植发展为主导产业,通过“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示范带动农户和兄弟村参与韭菜种植,聚力打造韭菜种植基地,实现带动黄飘片区发展千亩韭菜的目标。

近年来,新州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挖掘增收产业,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高粱、辣椒、韭菜(韭黄)等订单种植产业,将农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有业就、有活干、有钱挣,助力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新州镇的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

--> 2025-05-08 黄平县新州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94074.html 1 党建引领兴产业 解锁振兴“新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