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08日

“九五后”大学生盘应邦:

返乡养田螺 带动村民走特色产业路

本报讯 (通讯员 张齐武) 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归故土,以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书写创业篇章。榕江县“95后”大学生盘应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凭借养殖田螺的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个人事业发展,更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踏上创业路。

4月27日,笔者走进位于古州镇料里村八孖自然寨的田螺养殖基地,盘应邦正与犁田师傅配合默契,翻土整田、保水投放田螺。

1995年出生于三江水族乡的盘应邦,2019年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一次网络浏览中,他发现田螺养殖技术门槛低、繁殖性能优,2022年底便开启了田螺养殖事业。

经过几年的探索,盘应邦的田螺养殖基地已颇具规模,成功流转10多亩农田。据他介绍,田螺养殖具有独特优势,可与稻谷套养,实现“一田双收”。“如果插秧,一亩投放150公斤左右田螺,产量可达1000公斤;若不插秧,一亩投放150到250公斤,亩产最高能达到1500公斤。而且田螺投放一次,三年内都能持续收获。”盘应邦骄傲地说。

此外,盘应邦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创业者的敏锐嗅觉,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宣传直播,借助距离仅5公里的贵州“村超”这一火爆IP,将田螺产品推向榕江及周边县市。凭借这种创新营销模式,去年他的田螺销量高达4.5万公斤,实现毛收入50万元。

如今,盘应邦的田螺养殖事业已带动县内外300多户群众参与。面对未来,他充满期待:“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宣传渠道。希望有更多返乡大学生和有农田资源的乡亲加入田螺养殖大家庭,我们携手创业,共同致富!”从返乡学子到致富带头人,盘应邦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处处蕴藏着机遇与希望。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5-05-08 “九五后”大学生盘应邦: 1 1 黔东南日报 c294104.html 1 返乡养田螺 带动村民走特色产业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