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11日

剑河县:

强化技能培训 东西部就业协作铺就幸福路

本报讯 (记者 王道东 通讯员 刘开汉) 近年来,剑河县以东西部劳务协作为抓手,创新实施“四强化”工作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平台支撑、全程服务、文化聚力等系统性举措,探索出一条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2024年全县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4418人,其中在东部结对省份稳定就业占比超50%,交出劳务协作亮眼答卷。

民族文化稳岗,激活民族融合新动能。创新“基层党建+民族文化”融合模式,在广东省潮州市等地组建务工流动党支部。去年重阳节期间,驻潮汕务工人员在“头雁”组织下成功举办3000人规模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通过篮球赛、芦笙舞等特色项目,让异乡务工人员感受家乡温暖。这种“文化稳岗”新模式有效提升务工群体归属感,成为巩固稳岗成效的“润滑剂”。

强化技能培训,打造就业竞争力新引擎。该县将技能提升作为就业帮扶突破口,2024年投入协作资金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特色培训28期,累计培育1277名技能型人才。通过“短平快”定向培训模式,推动普通劳动力向技术工匠转型。今年春节后,创新实施“点对点”返岗服务,组织6批次免费专车输送1094人赴粤就业,实现返乡务工人员100%返岗。

构建多元平台,编织家门口就业保障网。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全县建成就业帮扶车间19家,帮助2418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创新开发“一县一企”稳岗补助政策,结合1062个公益性岗位设置,形成多层次就业托底体系。统计显示,通过平台建设带动的本地就业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24%。

创新驻外服务,构筑稳岗就业新机制。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务工集中区域建立5个劳务联络站,构建“政府驻站+企业对接+带头人联络”三维服务体系。通过“头雁”“蜂王”等劳务带头人机制,动态维护3.05万人的劳务协作数据库,实现人岗精准匹配。目前跨省务工人员稳岗率达73.95%,构建起“出得去、稳得住、能致富”的就业生态。

据县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剑河县将继续深化“四强化”工作机制,计划2025年前建成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劳务服务网络,力争实现年均培育技能人才1500人、新增转移就业2000人的目标,让东西部劳务协作成果更多惠及山区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 2025-05-11 剑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94490.html 1 强化技能培训 东西部就业协作铺就幸福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