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13日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 论深入学习贯彻州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遵循、开出良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州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这既是对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战略部署的深化实践,也为新时代黔东南现代化建设凝聚了思想共识、指明了行动方向。

‌兴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发展强。全会锚定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明确提出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这一部署精准切中了黔东南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一季度全州工业投资增速位居全省首位,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正是“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鲜明导向的生动缩影。当前,全州上下需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在优势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更多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项目落地生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强县是全域协同的战略支点。‌县域强则全域活,县域兴则全局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加强省州县协同,做好“三规联动”,立足实际找准定位、错位发展,这一要求深刻把握黔东南区域协调发展规律,各县市差异化发展。同时,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

富民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稳则民心聚,民心聚则发展成。促进百姓增收致富,需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在项目建设中同步开发就业岗位、配套技能培训,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需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兴业、强县、富民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产业振兴为县域发展注入动能,县域崛起为民生改善提供支撑,民生福祉的提升又为产业升级创造市场空间,这种良性循环正是黔东南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密钥。立足全局谋一域,县域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小城大业”故事必定更加精彩。

风劲潮涌,自当破浪前行;使命在肩,更需砥砺奋进。全州上下要以“闯”的精神挑重担、以“创”的劲头开新局、以“干”的作风求实效,将擘画的蓝图转化为苗乡侗寨的生动实践,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篇章。

--> 2025-05-13 —— 论深入学习贯彻州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 1 1 黔东南日报 c294602.html 1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