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13日

新能源车维修工要“与时俱进”

○ 李英锋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家呼吁构建多维激励机制,搭建“主机厂—电池企业—教育院校”三方协同的资源整合平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5月9日《工人日报》)

新能源车出现故障后,一些消费者需要等待数天甚至数周才能排上维修档期。由于专业维修网点较少,一些车主不得不长途跋涉到指定维修点,既浪费时间又增加额外支出。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主机厂应适度开放技术接口,在保障核心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为第三方维修提供基础诊断支持。事实上,一些前瞻性的车企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授权认证的方式,让符合条件的维修店获得部分维修权限。此举既维护了品牌利益,又扩大了服务网络,值得推广。

教育体系的改革同样迫在眉睫。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维修的需求。建议推动“校企双元制”培养,由企业参与制定培训标准,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更多真实维修案例,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同时,建设区域性的共享实训中心,让昂贵的实训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对于现有汽修人员的转型,需要建立阶梯式的培训体系。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从业人员,设计差异化的培训方案,分类施策,提升人才供给的速度。政府也要强化政策支持。可将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纳入紧缺职业目录,给予培训补贴,并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推动资格认证互认。

新能源车猛增,维修工要“与时俱进”。维修服务是新能源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车也会因为“修不起、修不了”而“慢”下来。产业发展不能只顾往前跑,还要回头看“后勤”是否跟上。只有让维修人才与产业发展同步,新能源车才能真正跑得又快又稳。

--> 2025-05-13 1 1 黔东南日报 c294605.html 1 新能源车维修工要“与时俱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