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千红 张勇华) 初夏时节,茶韵飘香。眼下正值茶叶产销关键期,雷山县16万亩茶叶集中采收,茶农、茶企也纷纷忙碌起来,抢“鲜”赶制新茶供应市场,各大茶园和茶企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
在望丰乡望丰村干河沟茶园里,阵阵茶香扑面而来,一垄垄茶树随山势蜿蜒连绵,茶农们穿梭其间,抢抓晴好天气采摘鲜叶。
茶产业作为雷山县富民强县重点产业,在茶叶种植、茶叶采摘、茶园基地管护、茶叶产品加工、产品销售流通等环节,能够带动全县1.7万户7.8万余人实现增收,绿叶子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叶子”。
每天采摘下来的茶鲜叶,都会第一时间被送往附近的茶企进行加工处理。在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与手工技艺交响共鸣,工人们正忙碌着将收购来的鲜叶进行摊晾、杀青、揉捻等。银球茶生产线上,新茶翻涌出沁人清香,工人们指尖翻飞,将一撮撮鲜嫩茶叶揉捻成一个个精致茶球,再经历烘干、打包等工序后,这一颗颗“春天的味道”从车间启程,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该公司董事长毛鹃介绍:“现在每天大概有1500公斤左右的鲜叶进厂。从第一季度来看,今年的产值比去年同期高出了10%左右。这几天属于发货高峰期,目前销量是比较稳定的。”
作为雷山县龙头茶企,近年来,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不仅在加工生产上开足马力,还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式积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毛鹃说:“线上以前只有淘宝、天猫,如今增加其他平台。今年开设了京东旗舰店,也有了一些新的客户拓展。比如说与华润集团旗下的Ole超市,今年做了一个联名款,4月8日已经在全国130家门店同步销售,目前订单在几百万元左右。下半年,会着重对一些空白的市场加速开拓。”
与此同时,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里,茶叶打包发货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经过分装、清点、封箱等流程后,茶叶包装盒被整齐地码放在转运车上,等待着物流车辆前来将这份来自苗岭深山的生态佳茗送往全国各地。
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董文慧介绍:“目前,加工生产的新茶达80吨,现在还在持续加工。销售情况也是比较可观的,目前订单量比较大,每天都会有几百单,甚至是上千单的销售订单。全体员工都是加班加点地赶订单、抢订单。”
脚尧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产自脚尧村,该村坐落于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1386米的半山腰上,是雷山县海拔相对较高的村寨之一。在过去,诸如“三月还下雪,九月又飞霜”“蕨当主粮灰当盐,有女不嫁脚尧郎”等俗语,都是对脚尧村恶劣环境及贫穷历史的真实描述。如何摆脱困境?经过多年艰难探索,脚尧村依托纯天然、无污染的好山好水好生态,走出了“弃粮经茶、以茶为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村”,而脚尧茶也成了雷山县茶产业中的一张亮丽名片。
“目前,公司在往茶文旅的方向发展。现在已经建有一个茶园体验园,主要为了吸引更多的茶客能够到我们茶山上面去体验采摘、制茶以及茶叶展示。”董文慧说道。
以银球茶、脚尧茶为缩影,近年来,雷山县立足生态优势,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通过加强茶园提质增效建设、开展茶叶培训、举办茶文化节、参加各类茶博会等形式,多举措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将茶叶生产与农耕体验、康养度假深度结合,通过完善茶园观光步道、兴建度假农庄、创新研学内容等,探索“茶叶产业+农业观光+生态研学”的乡村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助推了茶文旅融合,也拓宽了茶产业的销售渠道。